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门大桥为何堵得这么惨?黄金周设计和高速公路免费问题之再探

(2017-10-03 23:44:06)
标签:

虎门大桥为何

堵得这么惨

黄金周设计

高速公路免费问题之再


虎门大桥为何堵得这么惨?黄金周设计和高速公路免费问题之再探


胡文


虎门大桥拥堵问题由来已久,但为何会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集中爆发?弄清这一问题,哪怕在黄金周结束之后,依然有进行一番梳理和探讨的必要。


黄金周由7天变为8天成为导火索


因为今年中秋节与国庆节重叠,传统的国庆黄金周一下子由7天变为8天。别小看了这额外增加的一天,如果再能利用9月30日下午半天提前离开,对于急于外出返乡和出游的人们来说,这就意味着:我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或者更多的景点,加上高速公路免费这一不可或缺的因素,那么事实上钩起了许多人原本潜藏在心中的欲望:这个黄金周的出行或出游机会我不能错过。当高铁车票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许多人已经在心中作了类似决定。


因此,我们可以注意到,从深圳到虎门大桥方向的交通状况,实际上从9月30日下午就已经开始告急。等到10月1日零时欲赶零时高速公路免费的车辆大批杀入,虎门大桥乃至虎门镇已经完全沦陷。在这种叠加且缺乏提前预警的情况下,虎门大桥出现各种极端情况已经无可避免。


由此可以看到,在加长版黄金周面世的情况下,其对长线旅游或出行的拉动是十分明显的。比如由深圳至粤西、海南、广西和湖南的出行车流都十分巨大。但前三个方向对虎门大桥的需求都十分之大,虎门大桥率先中招。加上广州北上京珠的车流量一向很大,叠加深圳车辆后,整个广州对外交通同样不堪重负,进而出现连锁反应。


呼吁尽快恢复“五一“黄金周


这次黄金周虎门大桥发生的严重拥堵,尤其是8天长假效应,使得我再次坚定了2014年黄金周提出的呼吁:应该尽快恢复“五一“黄金周(详见“文过是非”2014年10月2日文章《该死的“假日办”,错杀的“五一”长假》)。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一年三个“黄金周”开始步入人们生活,成为一个固定名词。此后8年,这一制度实施顺利。


事情坏在2007年。因为黄金周出现了类似交通拥堵、景点爆棚之类的问题,“全国假日办“试图对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2007年11月7日,有关方案公布,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其中,取消“五一”黄金周更是焦点。


实际上,在2007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上,主办方曾对“五一”黄金周做过一项开放式市场调查, 经过2天对近1万人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反对取消 “五一黄金周”的受访者达63%!在网上一项“你赞不赞同取消五一黄金周?”的网络调查中(截止2007 年11月11日),在超过65 万人次的投票中,47.73%网友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理由是“少了回家探亲和长时间段旅游的机会”,只有 37.64%的网友选择赞成。


其实,呼吁保留“五一”黄金周的民意在当时来说,其程度已经相当强烈。但是,五一黄金依然被取消,我至今不得其解:如此昏招是怎样出笼的?之后,代之以所谓多个三天小长假,直至今日。


仅以广东而言,取消“五一”黄金周所带来的不适是十分明显的。为此,广东甚至在此后几年作了一个变通。即小长假甚至7天长假临近结束的前一天,以内部通知的方式,使得大小长假延长一天。个人认为,这种方式的确是对取消“五一”黄金周的一种对冲。况且,广东也并没有因为多放了一天假,就影响了工作效率乃至GDP。


取消“五一”黄金周错在哪里?


这是一个不用动脚趾都能想通的问题。


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三天小长假,无非是一个“朝三暮四”的问题,总量并没有增加。但是,假期恰恰以时间的累计而最大化。当时鼓噪取消“五一”黄金周的人们更应反思。最重要的是,以偌大的中国为计,一年中最为稀缺的恰恰就是7天黄金周。试问,三天小长假和两天双休日,有多大区别?但是,一旦超过临界点三天,五天的价值将远远大过四天,而六天的价值又远远大过五天。以此类推,一个7天黄金周绝对抵得上7个3天小长假。“黄金”二字绝对不是能够轻易冠上的。“全国假日办”连这个都没搞懂,是什么“假日办”?


中国地广人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7天黄金周必须保持一定数量,即便在越来越多地方开通了高铁的情况下也是如此。除了路途、时间问题,设置三个黄金周本身就是一种分流。而且,从春节到五一再到十一,三个黄金周也是均衡分布。但是,撤销“五一”黄金周之后呢?导致从春节到国庆期间,没有一个黄金周可以过渡和分流,而春节因为气候原因,主要承担着探亲而非出游功能。这使国庆黄金周搞得如同春节一样不堪重负,在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之后便成定局。难以想象,拥有众多智囊的假日办决策居然如此弱智!以至于到今天,我们还在为此付出代价。


或许,有人会说,取消“五一”黄金周不是为了实施“带薪休假”制度吗?是的,但要知道,2008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带薪休假条例》,2013年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其中都没有提“黄金周”概念,而是多次强调带薪休假。但现实是,即便是《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也只是提出“2020年基本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要等到2020年?如果那时还没有,是不是还要继续等下去?


休假权利需要公权力保障


不可否认,7天黄金周在推行之初,带有比较功利的目的,比如说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等功能。但是,在经过10多年的实施后,其本身也在进行调试,以适应新的变化。而在实施18年之后,黄金周的功能应该看得更加明白,即它是对公民休假权利的基本保障,而旅游、消费只是顺带的结果。


可能依然还会有人说,如果企业和单位都实施“带薪休假”,是不是就可以取消黄金周了?其实,这种想法太过天真。从自利动机上,无论企业还是单位,一般来说都不会主动推行“带薪休假”。道理很简单,对老板来说,实行带薪休假,不工作还得付工资,还得找人顶班,换了你当老板你会干吗?可以说,一家企业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或者境界,主动实行“带薪休假”并不容易。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人们更需要及时休息和调整身心。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统一的节假日制度保障就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休假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在经济水平发展参差不齐、特别是福利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以国家公权力保障的黄金周制度当然不能轻易取消——这是国家或者政府的职责所在。


个人呼吁,至少在2020年落实全民“带薪休假”之前,应该尽早恢复“五一”黄金周。我们已经错了10年,不应该再错下去。在“全国假日办”2014年9月即被撤销之后,更应如此。


高速公路免费的隐性逻辑


高速公路假日免费到底是怎么出炉的?厘清这一问题特别重要。


 

更要命的是,不仅“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交通部又在2012年国庆节到来大送礼包,推出了节假日高速公路小汽车免费制度,由此使得国庆黄金周变成全国性拥堵奇观。对这一措施,我一向反对。但更重要的是,透过此事,“假日办”至少和交通部在如此重大的免费问题上各行其是,没有统一协调。全国假日办在被撤销之前为国庆黄金周的全天侯拥堵再助一臂之力。


高速公路假日免费到底是怎么出炉的?厘清这一问题特别重要。


2010年之后,经由媒体的报道,公众对于高速公路的暴利问题越发关注。有媒体统计,2011年,全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平均56.08%,重庆路桥甚至高达91.14%。如此之高的利润率,自然使高速公路公司成为众矢之的。


在这种背景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上市公司暴利问题开始紧追不放,与此同事,媒体也是推波助澜。在这种情况之下,诸多高速公路公司夹起尾巴不吱声几乎成为共同选择。


对于公众高速公路的声讨,主管部门自然不可能置若罔闻。2012年5月24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表示,已对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起草了实施方案。


交通运输部介绍,最近这两年,河北、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宁夏等部分省区,已经试行春节期间分时段免费通行的措施。目前,五部委办已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对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研究,目前已经起草了实施方案,正在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后按照程序进行报批,争取早日尽快出台。


同年5月25日,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表示,正按照交通部部署抓紧调研,按照交通运输部确定的时间来实施免费。


由此可以看出,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基本上是由交通部门主导的一项措施。此中意味,颇有有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的意思。其中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以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的措施,平息公众对于高速公路暴利的声讨。也就是说,以免费之举,堵公众汹汹之口。


“被免费”违反契约精神


对于交通部的强力推行,高速公路公司有苦难言。


以广深高速为例,尽管它被称为“印钞机”——仅在2002年至2009年期间,其每年路费收入高达28亿元,但契约精神同样应该遵守。毕竟,在30年前兴建之时,谁也无法预测广深高速后来的状况。1994年8月,广深高速低调开通。当时我和摄影记者李振歧在现场看到,广深高速皇岗出入口可谓门可罗雀。在其后三四年时间,经营状况也相当一般。直到2000年之后,广深高速才悄然翻身。而这,是与整个珠三角的经济起飞密切相关的。


需要强调的是,如今广深高速即便再赚钱,也是当初政府决策和其后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否认,高速公路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但在当时,正是投资方与政府达到的一种契约。不能因为广深高速后来大赚特赚,就要提出中止其经营期限——这几乎类似于“红眼病”。如果这样,就是对契约精神的极大破坏。就算深圳梧桐山隧道的收回和随后收费的取消,也是政府方面和企业协商谈判的基础上达成的。因此,要求广深高速降价不是不行,但应建立在契约精神和自愿协商的基础之上。


免费激发大众拥堵狂


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带来了什么?在这项规定实施两年之后,其弊端更加凸显。


俗话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真有,那就白不吃了。对于普通车主,节假日免费如同天下掉下一个馅饼,如此便宜,不占白不占。以一位朋友1334公里的返乡里程,每公里0.60元为计,高速公路费至少可省掉800元。如果是往返程,至少可以节省1600元——这几乎相当于五分之三的油费了。可以说,高速公路假日免费政策,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占便宜以及不占白不占心理


问题是,当所有人都希望享受免费午餐的时候,最后结果是所有人都需要为免费付出代价——这就是时间。以1334公里里程为例,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应该需要16个小时。但在免费之下,20个小时甚至26个小时都极有可能。但是,人们一般的权衡是,免费的1600元是看得见的,时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今年春节期间,路上堵上一天的车主都不在少数,况且因为占了免费的便宜,似乎大家也没啥可抱怨的。我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愿意用以生命中的6万分之一即12小时的拥堵,去换取单程免掉的800元路费,那么你的选择才是值得的。


通过高速公路假日免费一事,公众应该普及了这样的经济常识:价格的存在,固然是一道门槛,但它会把真正需要使用高速公路的车主遴选出来,同时把并不需要高速公路的车主挡在外面,以保证高速公路本身固有的效率。但是,当假日免费规定出台,必然使之变成一场拥堵狂欢。如此,政府似乎卸掉了责任,但公众浪费的时间、损耗的能源以及污染的空气变成了理所当然沉没的成本而无人追究。


更重要的是,交通部门主导的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从根本上说,涉嫌侵犯高速公路公司产权,并使政府处于道义上的不利位置,并且伤害社会资本未来对于高速公路的投资积极性。如此,高速公路公司的诉求就名正言顺了:你得延长我的经营时间,以弥补我因为节假日免费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一些高速公路还以免费后车流增加,养护成本和折旧费用攀升为由,向政府索要补贴。而这些后果,似乎已经无人关心了。


如果我们搞清了上述问题,那么,哪怕在更多大桥通车之前,虎门大桥在这个黄金周的难忘遭遇,依然能够得以避免。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2015世纪之问:美国将会衰落吗?中国将超过美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