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俨然已成共享单车最友好城市!这些精细之举又将甩人几条街!

标签:
深圳俨然已成共享单车最友好城市这些精细之举又将甩人几条街! |
深圳俨然已成共享单车最友好城市!这些精细精进之举又将甩人几条街!
胡文
作为中国最互联网的城市,深圳俨然已成共享单车最友好城市。
据新华社报道,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最新披露,目前深圳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达到474万人次,互联网自行车日均客流量达到453万人次,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约450万人次。仅就使用人次上来看,共享单车成为仅次于公交车的城市交通方式。
“文过是非”认为,尽管共享单车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但共享单车对深圳的贡献需要充分评估和再认识。作为常规公交日均474万人次的客流量来说,这是深圳经过37年的积累和发展,通过1.54万辆公交大巴和1.78万辆出租车而实现的。至于轨道交通,同样经过13年的发展,在巨大的财政投入下建成了285公里地铁才取得了日均450万人次的客流量。而共享单车呢,在政府几乎零投入的情况下,仅仅在不到2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一座城市的全覆盖,这堪称一个中国神话。更重要的是,这一数字几乎就意味着解决了“最后一公里”以及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与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实现无缝衔接和完美组合。如果把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相加,也就意味着几乎每两次出行,就需要有一次共享单车的配合才能到达目的地。共享单车的贡献,可谓善莫大焉。因此,两款摩拜单车被深圳博物馆作为藏品收藏,也在情理之中。深圳作为共享单车最友好城市,也是当仁不让。
在充分肯定共享单车的同时,深圳是较早对共享单车进行规范管理的城市。8月23日,深圳市交委要求各共享单车企业暂停新增车辆投放。9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暂停在北京市新增投放共享单车。至此,包括上海、深圳、广州、北京一线城市在内,全国共有12个城市先后宣布暂停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
那么,在已经宣布暂停增加共享单车的城市中,饱和数据大概各是多少呢?
至9月初,北京已有15家共享单车企业,共享单车总数超过235万。
至8月底,上海共享单车达到170万辆。
至7月底,广州6家企业已投入共享单车超过80万辆,注册用户数超过900万。
截至8月底,深圳共享单车企业达到10家,投放共享单车约89万辆。
截至9月初,武汉投放共享单车近70万辆。
截至7月底,成都共享单车为123万辆。
另外,郑州拥有共享单车39万辆,杭州约41.8万辆,南京超过45万辆,福州20万辆,扬州5.5万辆。上述城市均已暂停新增投放。据交通运输部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数量接近70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注册人数超过1.3亿人次。
另据深圳晚报报道,深圳市交委、市城管局、市交警局三个部门最近联合印发了《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于9月15日起施行。《方案》提出,将实行用户实名制,违法违规用户将被纳入黑名单,推动建立企业联盟,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行车道规划建设。方案明确,在2017年内,全市完成新改建自行车道不少于100公里,全市规划设置自行车停放区不少于5000处。
这说明什么呢?权衡利弊,深圳相关部门显然意识到了共享单车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在暂停新增共享单车之后,并没有一停了之,而是针对使用过程中所呈现的短板,为共享单车的使用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这些精细精进之举,在暂停新增共享单车的城市中,又可谓领先一步。自然,不能排除的是,随着共享单车使用的软硬件环境以及管理更为完善,共享单车或有重新增加投放的可能性。更多城市的探索实践,也将为共享单车走出国门提供管理支撑。所有这些,亦将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软实力的组成部分。
众多周知,1998年开始,为适应小汽车的快速增加,深圳在中心城区逐步取消了非机动车道,使人行道和单车道合二为一,以此扩大了机动车道。多年来,深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恢复非机动车道,但成效不大。但是,此次深圳三部门明确提出加快自行车道规划建设,显然是受到了共享单车效应的巨大鼓舞,因此开始主动出击。其中辗转之变,颇有值得品味和总结的地方。事在人为——有为才能有位,以实效倒逼行动,当是一条足以汲取的不二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