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全面开挂:对外接轨莞惠,对内挤压摩拜!

标签:
深圳地铁全面开挂对外接轨莞惠对内挤压摩拜! |
深圳地铁全面开挂:对外接轨莞惠,对内挤压摩拜!
胡文
最近,有关深圳地铁的两大动向值得期待。
据今日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未来至少有7条地铁与莞惠城市轨道衔接,其中,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将与东莞地铁1号线贯通运营。这是深圳市规土委近日给市人大代表的建议答复中披露的。
答复中该委表示,在组织编制《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过程中,多次征求东莞、惠州两市规划部门意见,由此初步提出了深圳市城市轨道6号线支线、10号线、11号线、14号线、20号线、22号线、32号线等线路与东莞、惠州城市轨道的衔接要求。在设计中,这些线路均预留了向深圳周边城市延伸或与周边城市轨道衔接换乘的工程条件。此外,深圳还考虑利用穗莞深城际线、深莞城际线和深惠城际线等城际轨道加强与东莞、惠州之间的交通联系。
7条地铁线路中,6号线支线与东莞地铁的接驳已有具体方案。6号线支线起于光明新区,沿光明大道、光侨路、公常路敷设至深莞边界与东莞1号线衔接。该线路今年开工,预计2022年通车。目前,两市轨道办已经签署贯通运营确认函,深圳轨道6号线支线建成后,交由东莞轨道公司作为东莞轨道1号线的一部分进行运营。
地铁14号线起于福田中心区岗厦北枢纽,止于坪山区坑梓沙田站,途经罗湖区和龙岗区。此前,深圳市与惠州市就深圳轨道14号线延伸至惠阳地区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至于其他线路,由于东莞、惠州的轨道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工作相对滞后于深圳,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对接工作需待东莞、惠州轨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后方才具备条件。
此外,深圳的人才房也将建至东莞和惠州。《深圳市住房保障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深圳将新增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4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将不少于30万套。据介绍,三地将通过以“轨道交通+产业园区+人才小镇+公共配套”为要素的都市圈城际住房合作,开发建设一批面向产业园区职工和深圳人才供应的人才住房,打造具有职位平衡、产城融合、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等特点的人才特色小镇,以此解决深圳居民住房问题,也推动深莞惠三地互惠共赢、协同发展。
以上消息透露出以下信息:在合作方式上,深莞惠十分开放和务实,6号线支线建成后,交由东莞成为其轨道1号线的一部分进行运营就是例证,这是三地深度融合的成果和范例。在时间进度上,深圳已经先行一步,期待着莞惠加快地铁进度。这既是深圳龙头和带动作用的体现,也是另一种形势逼人。深莞惠人才住房的合作将与地铁方面的接轨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道理很简单,如何没有便利的地铁衔接,那么人才住房可能是一座空城,兴建人才住房必须加快地铁衔接。“轨道交通+产业园区+人才小镇+公共配套”实际上是深圳地铁入股万科“轨道+上盖”在保障房和人才房方面的深入实践,存在着比后者更快推进的可能。
另一动向,就是“面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深圳地铁网络的持续反思和优化。这同样十分重要,解决了这一问题,摩拜等共享单车的的空间都将被大大挤压。
针对人大代表反映北大医院不能直通地铁的问题,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在答复市人大代表的建议时表示,规划中的轨道24号线将直达北大深圳医院。同时,深圳还计划在2号线景田站与北大深圳医院之间建设地下通道,使2号线的辐射力得到提升,市民到医院就诊更加方便。
深圳市规土委在建议答复中表示,将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先纳入地铁线路中,是深圳地铁线路规划的重要准则。经过初步梳理,深圳轨道交通一、二、三期工程有超过30座大型医院位于轨道站点500米服务范围内。但是,由于轨道线站位布置影响因素较多,导致深圳轨道一、二期线路确实有个别车站位位置不太理想。
该委表示,深圳在轨道二期2号线东延段规划建设时,曾考虑在北大医院附近设置站点,但由于线路穿过景田片区时沿线建筑密布、高层林立,为绕避高层建筑物,导致2号线不能满足在北大医院旁边设站的条件,最终北大医院未能设站,这也是规划的遗憾。
深圳市规土委正在开展全市新一轮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公示征求意见版的《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本次规划将北大医院作为轨道线路必须连接的重要节点考虑,线路方案利用轨道24号线在北大医院西侧新洲路设站,与北大医院形成直接衔接,乘客出站后可步行直达北大医院。
除此以外,该站点500米半径覆盖范围内有莲花北村、景莲小学、宝莲大厦等建筑设施,800米半径覆盖范围内有新莲小学、北环中学、福田图书馆、富莲大厦等建筑设施。轨道24号线建成后新洲路-莲花路周边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深圳市规土委表示,该委目前正在开展全市轨道站点《最后一公里》规划研究,其中轨道2号线景田站及北大医院周边是该规划重点研究的区域之一。景田站与北大医院之间如何接驳?规划提出了地下人行通道、人行天桥等多种接驳方案。其中人行天桥方案造价较低,但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大,市民使用略有不便;地下人行通道方案步行舒适度较高,可以直接从地铁站厅步行到达北大医院,但工程实施较为困难。
深圳地铁24号线是连接南山前海至罗湖的普速地铁线,线路全长30多千米,西起南山前海妈湾,经南山科技园、白石洲、侨城北、黄木岗、八卦岭等地,到达罗湖。深圳市规土委透露,规划中的地铁24号线不仅将造福北大深圳医院及周边居民,也有望东延至东湖公园。
作为深圳建立最早、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东湖公园是深圳市民最喜欢的景点之一,但由于始终没被覆盖地铁站点,而周边住宅区多,交通拥堵不堪。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在答复市人大代表的建议时表示,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0)》征求意见的结果,在新一轮轨道线网规划编制中,将考虑研究利用规划轨道24号线延伸解决东湖公园轨道覆盖的问题。
上述消息透露出了两大信息:一是规划部门对相关问题没有回避,承认了地铁规划中的遗憾和不足,这是改进的前提。二是对相关问题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扩展到了全市轨道站点《最后一公里》规划研究,这将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能逐一实现,在一些重要节点,共享单车将没有生存空间。有着香港地铁这个身边的最好老师和参照,深圳地铁网络没有理由不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