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人口的规模、密度和结构,哪个对房价影响更大?

(2017-05-23 07:09:59)
标签:

深圳人口的规模

密度和结构

哪个对房价影响更大?


深圳人口的规模、密度和结构,哪个对房价影响更大?

 

胡文

 

最近,接连披露的两个人口数据很有意思。

 

519日,第一财经最近公布了一份全国城市的人口密度榜。数据显示,深圳、上海、东莞排在全国的前三位。分别达到了5963人、3816人和3351人。

 

目前深圳的人口仍在加速流入。数据显示,深圳2016年末常住人口1190.8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53.0万人。2014年到2016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15万、60万、53万,有明显加快增长的态势。也就是说,未来深圳的人口密度仍会继续升高。

 

报道对深圳着墨较多。报道称,排名第一的深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1倍左右。值得留意的是,深圳市范围内,还有一大部分是山体,假如不是这个原因,深圳的人口密度将会更高。数据显示,深圳的土地面积只有1997平方公里,同为一线城市,上海面积6300多平方公里,北京是16800多平方公里,广州是7300多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深圳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广州的三分之一。

 

2016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9.70万人,比上年增加4.43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980.20万人,比上年减少1.45万人,这也是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连续两年下降。

 

此前2015年,上海市年末常住人口总数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这是本世纪以来,上海市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为0.4%。其中2015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近15万。

 

位居第七的广州,人口仍在加速流入。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400万人,达1404.35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了54.24万人,增量位居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首位。

 

 522日,深圳晚报则公布了另一组数据。

 

在深圳市政协举办的委员议事厅上,记者获得了另一组数据:深圳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到2020年或增加342万人。

 

政协委员张庆昉认为,人口增长尤其是青年人口的增长对一线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他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深圳目前的人口仍处于净流入过程中,外来常住人口仍在增加。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的一个显著优势也在于人口结构相对年轻。

 

2016年底,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属于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张庆昉称,深圳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3.4%,高于北上广;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83.23%,而北上广的占比分别是79.6%77.84%79.2%。“从1991年至2015年的深圳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轨迹也可以看出,两者高度重合,这说明深圳的发展说到底是人口现象。”张庆昉认为,“人口现象”不是指人口扎堆的现象,而是人口在一个城市生活、工作、贡献和共度辉煌的现象,按照深圳的“十三五”规划进行测算,到2020年,深圳将增加人口342万,在一线城市中属于增加最多的。

 

在第一财经的分析中,称深圳的土地面积中有一大部分是山体,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生态控制线。如果要说山体丘陵,北京和杭州的占比分别达到了62%66%,比深圳还要高。实际上意味着,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相当之高。

 

问题在于所有一线城市中,深圳人口的弹性空间最大。第一财经所采用的常住人口数据,来自于深圳市统计局的口径。但在深圳,一直有实际管理人口之说,规模大概在2000万左右。按照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来算,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1万人,如果再去掉一半的生态控制线的面积,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可能接近2万人。

 

但是,如果注意到汕头人口密度排在全国第4,揭阳人口密度排在第17,就会发现,其实人口密度并非关键数据。更重要的是,人口增速尤其是人口结构。

 

比如在珠三角中,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增加最多,分别比上年净增54.24万和52.97万人,两市人口增幅占同期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量的86.31%。相比之下,东莞和佛山两座制造业大市的人口增量就少很多,分别只增长0.73万人和3.21万人。

 

在张庆昉所披露的数据中,最为重要的数据为0~14岁人口占比,占深圳总人口的13.4%,高于北上广。如果以1190.84万常住人口计算,14岁以下人口就达到了159.57万;如果以2000万人口计算,14岁以下人口就达到了268万。

 

为什么要强调14岁以下人口?这就是一座城市的人口结构问题。源于这几乎可以视为深圳家庭数量。2016年二孩政策实施不久,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出深圳家庭的数量,而这正是深圳住房需求的大体口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MjiajcR26DicQkLzxpQAlXjcvtbBUepbuOFbxbibAkicad7xdvTLeEaxkcBibBLQ9QuGeOXWv2DjyDoFq5IJjYZn7vA/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