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通先行:深圳都市区呼之欲出!

(2017-02-20 17:21:47)
标签:

大交通先行

“深圳都市区”

呼之欲出!


大交通先行:“深圳都市区”呼之欲出!

 

胡文

 

今天,深圳各大媒体都重点报道了《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看完这个“大交通”规划最大的感受是,尽管这个规划依然冠名为“深圳市”,但“深圳都市区”这一概念已经呼之欲出。

 

战略总目标:对标国际化

 

该《规划》提出,深圳“十三五”交通发展战略总目标为:建设更具辐射力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更具竞争力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公交都市,以及更具创新引领作用的品质交通城市。围绕这一目标,深圳将重点实施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构建高效通达的区域交通网络、打造轨道主体的现代化公交都市、优化道路网功能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建设高品质宜行城市、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等七大行动。

 

在这一章节中,提法上最大的变化是建设更具辐射力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更具竞争力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这两个冠之以“更具XX力”的“国际”XX城市的描述,显然是与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一新定位相适应的配套要求。而“品质交通”则是对“深圳质量”在交通领域的细化,以重在体验为目标的交通规划,这是与许多城市不同的地方。

 

最大变化:实施高铁战略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对外铁路新通道规划建设,建成广深港高铁福田站以南段,协调推进广深港香港段建设,实现深圳与香港高速铁路互通。加快推进赣深客运专线规划建设,实现深圳与江西方向的高速铁路联系。全力推动深茂铁路(江门-深圳段)规划建设,增强深圳向西辐射能力。协调南广、贵广铁路运营组织,增加深圳始发至广西、贵州等城市直通列车。开展深茂铁路东延至坪山站、深圳汕尾、深圳至肇庆、深圳至长三角地区等高速铁路新通道规划研究。

 

这一规划最大的变化是,深圳铁路客运站从最初的“两主三辅”变成“四主四辅”,最后成为“四主五辐”。可以说这一变化十分惊人,连跨三个台阶。

 

深圳铁路客运站布局原来规划为“两主三辅”,即以深圳火车站和深圳北站为主铁路枢纽,深圳东站、福田站和坪山站作为辅助火车站。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组织2015年开展了《国家铁路深圳地区布局规划(修编)》工作,提出深圳应构建“南北终到,东西贯通、互联互通”铁路客运网络布局,南北向的京广深港客专、京九客专(赣深客专)、京九铁路、广深铁路以始发终到为主,东西向的厦深铁路、深茂铁路、沿海客专在深圳市内东西贯通。据此,深圳将在西丽新建一个铁路枢纽,并争取在此站引入沿海客专和深茂铁路。2016年相关方案及研究成果已经深圳市政府原则同意。(详见“文过非”201665文章《西丽站成为最大赢家,深圳机场东、平湖站定位大幅提升!》)

 

根据修编规划,在既有铁路客运站的基础上,深圳拟新增深圳机场东(暂定名)、西丽两站,总体形成“四主四辅”的铁路客运枢纽布局,实现全市铁路均衡服务。其中,“四主”为深圳北站、深圳站、深圳机场东站、坪山站,“四辅”为福田站、西丽站、深圳东站、平湖站。

 

这次《规划》则首次明确将建设“四主五辅”的铁路客运枢纽体系。“四主”没有变化,只是“深圳机场东站”在名称上改为“空港高铁站”,“五辅”包括深圳东站、福田站、平湖站、西丽站、光明城站,光明城站为新设的辅助铁路枢纽。

 

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文过是非”认为,这是与深圳地铁轨道交通以及高铁战略相适应的。仅以高铁为例,在上述9大枢纽中,其中高铁站就占了6个(深圳北站、空港高铁站、坪山站、福田站、西丽站、光明城站),且深圳东站还有可能引入高铁。这种力度如果对比地域比深圳更大的广州来说,其意图就十分明显:这将大大强化深圳与周边城市的交通效率,进而提高城市功能整体效率。

 

从区位上来说,如果说坪山站带有辐射粤东的作用之外,那么“空港东站”就带有辐射粤西的作用。此外,光明城站带有支撑西部,尤其是强化与东莞联系的作用;而平湖站则具有支撑东部、辐射东莞和惠州的作用。如果联系到深圳地铁与莞惠的对接,那么这种高铁战略就更为明显。(详见20161225“文过是非”文章《内外双修,发力高铁:深圳打造“全国综合铁路枢纽”再进一步》)

 

城际交通:深莞惠无缝链接

 

该《规划》提出,至2020年,基本建成以城际轨道、高快速路为骨架、衔接一体的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实现1小时可达粤港澳湾区城市中心城区和深港中心城区半小时互达。

 

推进深港西部快轨前期工作。“十三五”建成穗莞深城际轨道洪梅至机场段,加快完成深惠城际快速轨道前期工作并启动建设,加快推进深港西部快轨前期研究,研究深圳往汕尾、河源的新战略通道。

 

深莞5条轨道线路衔接。《规划》提出将研究深圳11号线与东莞3号线衔接、深圳6号线支线与东莞1号线衔接、深圳20号线与东莞2号线衔接、深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深圳13号线与东莞3号线衔接、深圳14号线延伸至惠州南站等规划方案可行性。

 

打通边界道路。加强深莞13条边界道路对接,续建新和路东宝河大桥,打通凤凰大道、广田路等深莞边界道路, 加快推进桂花路、高尔夫大道等深莞边界道路改扩建。加强深惠5条边界道路对接,新建或改建清溪至坪地公路、金辉路青松东路等深惠边界道路。

 

升级珠江两岸水上客运服务。开展前海至中山、珠海、香港、澳门的快速直达航线研究,鼓励拓展福永码头至珠海、中山客运码头的航线,扩建蛇口客运码头,提高港澳线、珠海线、中山线客运通过能力。

 

在上述规划中,最重要的是深圳地铁与东莞、惠州的对接或者延伸,这都可以视为深莞惠乃至深圳都市区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深圳6个高铁枢纽加之与地铁的叠加,将大大提升深圳整体与莞惠两市的区位优势。此外,穗莞深城际轨道和深港西部快轨的实施,则进一步强化深圳与广州、香港的联系。

 

升级珠江两岸水上客运服务,其重点就是开通前海至中山、福永码头的水上航线。这是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之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性安排。深圳至汕尾、河源的“战略新通道”这一提法,而非高速公路的定位,具有想象空间。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黑暗里的一丝光亮:A股保卫战进入“国家动员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