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防“动机不纯”,让真正想做保险的人进入: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2017-02-19 20:26:43)
标签:

严防“动机不纯”

让真正想做保险的人

进入

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严防“动机不纯”,让真正想做保险的人进入: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胡文

 

新华网上的一篇报道,在保险业引起很大关注

 

这篇文章题为《想吃保险牌照这个“香饽饽”要有真本事》,其中干货多多,尤其在中国人民银行17日晚发布了多次提到“风险”和“泡沫”的《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之后,这篇文章值得与该报告结合起来分析。


 开年不到两个月,6家保险公司获批筹建,4家保险公司筹建申请被否,相当于去年全年筹建申请被否的总和。监管部门发放保险牌照的速度在加快,但审批日趋严格,凸显出正本清源,让真正想做保险的人进入保险业,夯实行业发展根基的意图。

 6家获批筹建的保险公司分别为北京人寿、中国人民养老保险公司、海保人寿、国富人寿、国宝人寿和融盛财险,4家筹建申请被否的保险公司分别为正佳人寿、福泰财险、福康人寿、中阿人寿。

 从获得牌照的公司特点来看,企业自身条件过硬、商业模式清晰、股权结构合理是“硬杠杠”,部分公司来自法人保险机构空白地区,这和保监会在牌照审批上坚持的原则十分契合。

 虽然监管部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但战略发展规划不清晰、经营定位不明确、出资方财务状况不佳、不具备系统可行的商业模式等“硬伤”的存在,让包括正佳人寿在内的4家公司吃了“闭门羹”。

 与去年以来排队申请牌照的约200家待批筹保险公司相比,获得保险牌照的公司仍是少数,反映出监管部门的谨慎态度。

 实际上,随着保险业快速发展,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各类资本竞逐保险牌照。但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保险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储备没有完全跟上,同质化竞争特征明显。一旦放松准入限制,很容易出现社会资本蜂拥而至、野蛮扩张的情况。

 去年以来,个别成立不久的保险公司为了迅速做大规模,实现资产较快膨胀,推出大量期限短、高回报的保险产品来吸引客户,这些高成本资金为获取高收益,倒逼保险公司提升风险偏好,出现激进投资行为并制造风险,触碰到监管底线。

 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规范的公司治理是防范风险的治本之策。监管部门从源头入手,通过设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提高准入门槛,严防“动机目的不纯”的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确保“保险姓保”。

 事实上,拿到保险牌照只是敲开了保险业的大门,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才是最大的考验。保险公司盈利周期较长,其中寿险公司盈利一般需要710年,且需要股东持续不断投入,个别保险公司经营不稳定甚至陷入困境,使得出资股东也备受煎熬。

 去年底,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将控股子公司享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注销,享安保险经纪成立后未开展实际经营业务,却增加了贵人鸟的运营成本及对外投资风险,不仅得不偿失,也是对牌照资源的一种浪费。

 千金易得,牌照难求。拿到牌照的保险公司要精耕细作,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把保险业务当成“提款机”;准备申请牌照的公司则要对保险市场和行业发展规律保持清醒认识,在明确经营定位、构建差异化经营模式等方面下功夫,不打无准备之仗。

 

这篇报道是在2016年资产总量突破1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13万亿元的背景下发布的,因而备受关注。

 

一、让真正想做保险的人进入保险业,严防“动机目的不纯”的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确保“保险姓保”。这些提法是从源头上确保保险业政治正确,从而根本上杜绝“野蛮人”以及“野蛮扩展”。

 

二、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保险牌照本身就变成了一种重要资产,从而被各路资产所觊觎。保险公司待批数量居然高达200家,可见社会资本之多到了何种地步。

 

三、提高保险牌照准入门槛,既是保险行业自身经营的要求,又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要求。在当前“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之下,决定了今后监管将更加严格。


而在央行报告中,将防控金融风险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成为今年的监控重点。其中,保险资金运用被列为重点风险防控点。报告提出,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保险资金运用、房地产泡沫风险、互联网金融、跨境资金流动、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分析。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报告强调,推动保险业服务社会民生和实体经济,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


央行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审慎性监管制度,强化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加强重大投资的信息披露。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建设,针对未上市股权、不动产、金融产品、基础设施等制定具体准则。加强股东股权、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扩大披露范围和频度。开展万能险专项检查,规范险资举牌,暂停相关机构的万能险业务和股权投资。开展互联网保险风险整治工作,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

 

监管层一再强调,保险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保险资金投资应把握这一本质。今后,监管层对“迅速做大规模,实现资产较快膨胀”的保险公司将十分警惕。监管层已经明确提出,保险行业应对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负债成本,降低收益预期。对此,投资者需保持清醒人士。预计在资本市场上,险资举牌案例将大幅减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黑暗里的一丝光亮:A股保卫战进入“国家动员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