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信贷收紧事出有因?央行首提“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2017-02-17 23:39:32)
标签:

楼市信贷收紧事出有因

央行首提

“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

审慎管理”!


楼市信贷收紧事出有因?央行首提“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胡文

 

一些城市楼市信贷政策似乎是事出有因。

 

新华社今天播发了一条不足270字的电讯稿。但标题十分醒目——《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审慎”两字集中反映了央行对于今年房地产的态度。

 

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强调,要继续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潘功胜在17日结束的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上,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时要求,立足实体经济,注重防控风险,全面做好2017年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工作。


潘功胜提出,要更加注重金融市场风险防控,促进金融市场长效平稳发展。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债券市场风险防范和处置,加强债券市场宏观审慎管理和监管协调。扎实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同步开展互联网金融长效机制建设,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一天,央行发布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明确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其中,再次提到了抑制资产泡沫,防止“脱实向虚”的要求。

 

报告称,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抑制资产泡沫,防止“脱实向虚”,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具体包括以下6个方面,其中,在最后一项要求中,提出了“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从而与潘功胜的表态想一致。

 

一是保持总量稳定,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调节好货币闸门。


二是促进结构优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


四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切实发挥好金融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方面的作用。


五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通过增加供给和竞争改善金融服务。


六是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在防范金融风险这一环节中,再次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保持总量稳定、促进结构优化。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保险资金运用、房地产泡沫风险、互联网金融、跨境资金流动、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分析。继续做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及时提示风险,完善应对预案。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提高预期管理能力,维护金融市场的基本稳定。加快完善存款保险的风险识别和处置功能,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市场化风险化解机制的作用。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统一同类金融产品的标准规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减少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落实监管责任。深化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坚持综合施策,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显然,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以及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的提法,指向都十分明确,值得投资者充分重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黑暗里的一丝光亮:A股保卫战进入“国家动员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