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家长为抢“最牛小学学位”通宵排队:证明学区房定律全球通用!

标签:
澳洲家长为抢“最牛小学学位”通宵证明学区房定律全球通用! |
澳洲家长为抢“最牛小学学位”通宵排队:证明学区房定律全球通用!
胡文
转眼又快到小学一年级学校报名季了。来自澳洲的一则消息,可能又让家长们开始揪心了。
新华社报道,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的家长们真是拼:为了帮孩子抢到当地一所知名小学的候补入学名额,一些“虎爸”“虎妈”在学校门口或支起帐篷,或打个地铺钻睡袋过夜,有人甚至蹲守了将近48个小时。
澳大利亚《信使邮报》5日报道,当天清晨阿斯科特州立学校门口已经有12个家庭在排队。他们希望能在8时学校开门后为孩子抢到名额。
妮科尔·斯卡林奇4日上午10时左右第一个来排队。她说,“我很多朋友的孩子都上这所学校,孩子的表现令他们满意。”不过,斯卡林奇担心家长们的努力有可能白搭,校长“似乎无法保证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入学”。队伍中还有些人是保姆或是家长花400澳元(约合2108元人民币)请来帮忙占位的朋友。
按照这所公立小学的招生计划,每年每个年级只招125人,且名额通常分配给学区内的家庭。而这些蹲守在校门口的家长据信没有“学区房”。
不过,一名在脸书上吐槽“牛小难进”的“无房户”说,她的一个孩子就上了这所学校,一直以来就有依靠彻夜排队让孩子成功入学的例子。
据阿斯科特州立学校官网介绍,学校创建于1920年,获奖颇多,2015年98%以上的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全国读写算术统考中达到标准以上。
看到这则消息,最大的感受是,如果将这篇消息的城市、学校和人名换成在中国的某一对象,几乎就将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上演。但是,这件事恰恰发生在人口稀少的澳洲,这可能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这事除了证明“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中外之别以外,还有一些现象值得剖析。
一、所谓学区房现象,在全球都是一个普遍存在。这与发达与否、人口密度乃至姓资姓社都没有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空间物理现象。即便网络再发达,只要存在着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学校,就一定存在着学区房。
二、即便在澳洲,拥有学区房依然是保证孩子入学的“硬通货”。事实上,在美国同样如此。而没有学区房,家长们只能以租房名义获取候补名额。这几乎是全球通行的惯例。
三、在所有学区房中,小学学区房无论在哪里,含金量都是最高的。这首先是因为小学时间最长,其次它意味着,整个家庭更多的便利以及节省更多的时间。未来,凡是能为人们节省时间的东东,其价值也将是最高的。
四、即便在澳洲,同样存在着最牛小学与一般小学的差别,最好的学校注定是稀缺的。这种稀缺,必然导致学区房的稀缺将长期存在。
五、有人说,为了下一代,死守北上广。其实,这倒真的不一定。与其死守北上广,不如死守学区房,有一点至少可以肯定,至少不会跑输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