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6天立降千元,比“苏州模式”更重要的是什么?

标签:
限购6天立降千元比“苏州模式”更重要的是什么? |
限购6天立降千元,比“苏州模式”更重要的是什么?
胡文
苏州模式,闪耀中国。
苏州限购政策出台6天房屋均价每平方米降千余元。据新华社报道,苏州市政府10日披露,楼市限购政策出台6天来,该市房价总体平稳。调控前的9月份市区日均成交价为17313元/平方米,调控之后(10月4日至9日)市区日均成交价为16298元/平方米,每平方米降1000多元。
苏州市政府分析认为,价格有所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新政出台后,购房者预期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观望现象。二是由于每天成交的房屋结构存在差异,高端楼盘的高价房销售速度有所减缓,导致每天的成交均价产生波动。三是物价、住建等部门加强了对高价房的成本审核,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高价房的上市步伐,亦导致成交均价降低。
苏州发布这一消息,首先是对有报道称苏州房价4天内由2.2万元跌为1.3万元的一个校正。但同时,苏州也要证明:限购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房价上涨势头受到了遏制。
在苏州所分析的三大原因中,除了第一条是属于市场的自然变化外,第二条和第三条其实都是政府直接干预的结果。尽管严格说来,将限购6天的价格与9月份一个月的价格来对比,实际上是不具说服力的。如果政府强力干预一个月,的确可以使得10月份房价立马下降。对于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来说,调控的压力自然将有所减轻。因此,预计“苏州模式”将会有更多地方效仿。
因此,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认为,不要怀疑政府政策的有效性,本轮调控措施不会一会儿宽松、一会儿放松,估计要持续两年左右的时间。这两年会使得调控措施逐步到位,这样的话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过快的上涨一定会得到抑制。
“文过是非”认为,除了信贷政策保持稳定之外,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对房地产市场严格监管的常态化,而不只是运动式的应急处理。自深圳6平米“鸽子笼”事件之后,各地监管部门已经对多宗捂盘惜售、虚假宣传的案例进行了查处,至于中介违规行为更是不胜枚举。分析这些案例,就会发现,如果不是这次楼市风向逆转,这些突出问题根本得不到重视,市场参与各方见怪不怪,平时更是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这才是楼市虚火之下问题集中爆发的真正原因。否则,阶段性的调控目标完成之后,所有问题可能再度沉渣泛起。在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国人最核心利益的当下,唯有步入规范和常态化管理,才是楼市调控的民众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