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透露出的这件大事,广州深圳香港听懂了吗?

标签:
北京透露出的这件大事广州深圳香港听懂了吗 |
北京透露出的这件大事,广州深圳香港听懂了吗?
胡文
京津冀在机场方面的融合和错位发展,突然发力走在了长三角、珠三角的前面。
新华社报道,9月22日闭幕的第五届北京全球友好机场总裁论坛上传出消息,首都机场集团将通过“两步走”打造京津冀机场群,实现区域内机场一体化运营。
京津冀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唐山等11个地级市。目前区域内已有8个机场,包括首都机场、天津机场和石家庄机场、张家口、秦皇岛等主要机场,在建和规划的有北京新机场、三河公务机场等。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区域内各机场市场重叠高、同质化竞争突出等特点,这一区域正在积极打造机场群,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目前,区域内主要机场均由首都机场集团统一管理,2019年北京新机场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机场群整体功能布局。
在京津冀机场群的定位中,首都机场和北京新机场将实施差异化的“双枢纽”战略;天津将增强区域枢纽作用,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石家庄将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对周边的集聚辐射能力,逐步培育成为区域枢纽。三河公务机场将加快建设,发挥其在北京航空市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首都机场集团将通过“两步走”实现这一目标。2014年至2019年,是机场群协同发展的调结构阶段。这个阶段将调整疏解首都机场的航线航班结构,使首都机场提升“国际业务量”,天津、石家庄机场提升“吞吐总量”。
2020年至2030年,是机场群协同发展的升级阶段。这个阶段将完善机场集疏运网络,构建三省市航空枢纽协作机制,促进区域机场群合理定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调整的总思路是“目标一致化、定位差异化、运营协同化、管理一体化”;并将最终实现六个统一:统一战略管理,统一投资管理,统一建设管理,统一人才管理,统一资金管理和统一信息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在论坛上指出,京津冀机场群是我国“十三五”将建成的三大机场群之一,另外两个机场群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建成。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基于功能定位的机场网、航线网和运行信息监控网,中国机场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上述消息的爆出,是继2015年5月20日河北机场集团公司正式纳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之后,京津冀机场群建设宏图的再度明晰。
在京津冀机场群的建设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首都国际机场在主体的首都机场集团成为无可争议的龙头老大。2015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8994万人次,天津滨海机场为1400万人次,而石家庄机场只有不到600万人次。这种巨大差距,加之首都的地位,使得首都机场集团自然成为整合区域内机场业的主导者,大大加速了整合速度。
二、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启用特别是2022北京冬奥会的举行,从时间表上卡死了京津冀机场群整合的进度表。因为在如此集中的区域内,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新机场必须首先实现有所错位,进而带动整个区域机场的融合和错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地域界限将被完全打破,从而将避免形成北京“黑洞”效应。
三、京津冀区域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而世界级机场群总是与世界级城市群相伴而生,这决定了京津冀机场群的建设必须是世界级的。
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董志毅的表态看,对长三角和珠三角机场群显然寄予了同样高的希望。但在这两个区域,整合的难度同样十分之大。相应地,如果整合成功,那么其规模和效益也会更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京津冀机场群的动向将对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机场群的推进,以及对以广州、深圳和香港为轴心的珠三角机场群的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几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上海自不待言,广州、深圳、香港听懂了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