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京沪发展租赁市场及通州公寓限购,与深圳有关吗?

标签:
鼓励京沪发展租赁市场及通州公寓限购与深圳有啥关系? |
鼓励京沪发展租赁市场及通州公寓限购,与深圳有啥关系?
胡文
5月5日晚和5月6日,北京出了楼市的两大消息。
一个来自住建部。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今日表示,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跟阶段性的去库存有关系,但不主要是为了去库存,像北京和上海基本不存在去库存的问题,可是特别需要发展租赁市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介绍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陆克华表示,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跟阶段性的去库存有关系,但不主要是为了去库存,像北京和上海基本不存在去库存的问题,可是特别需要发展租赁市场。他表示,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主要还是考虑解决城镇居民,特别是新市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新毕业的大学生、青年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大城市就业时的居住问题。
“文过是非”认为,这一消息看起来似乎与深圳没有关系。但深究起来,亦有关系。在一线城市中,和北京、上海一样,深圳也基本没有去库存的问题。但陆克华为什么没有提到深圳,没说深圳也特别需要发展租赁市场呢?这并非是一种忽略,至少说明他对深圳还是了解的。因为深圳租赁市场十分成熟,而且因为城中村的大量存在以及高密度,形成了非常庞大的廉租房市场,这是深圳有别于京沪的重要方面。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首次出现下降,相反深圳常住人口一年增长了60万,这是高房价的挤出效应以及租赁市场特别是廉租房供应是否充分的一个反映。在这一方面,深圳真的要感谢城中村及农民房。有关这一点,今后还将专门论述。
不过,陆克华所说的新市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新毕业的大学生、青年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大城市就业时的居住问题,深圳仍有提升的空间。即如何帮助城中村提升品味,发展长租公寓、青年公寓等,满足更多专业人员的居住要求,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另一个来自北京市。5月5日晚,北京市住建委、通州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销售管理的通知》。今后,居民想要购买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应满足本市住宅限购条件,已有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不能再购买商务型公寓。商业、办公项目销售对象也限定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不再对居民销售。
通州限购商务公寓的也颇有些“半夜鸡叫”的意味。来自通州的消息称,自2015年北京8月14日出台加强版限购令之后,商务公寓销售持续火爆。今年春节后,商务公寓限购的消息已经传闻一个多月,发展商在此其间已经大批走量。预计在经过一段时间市场冷却之后,商务公寓的前景依然值得看好。毕竟,作为定位为行政副中心的通州来说,随着北京市政府的集中东迁,楼市前景已经形成共识。
对于通州公寓限购,“文过是非”认为,这是恰恰是通州房价面临上涨压力的一个具体反映。因为尽管一线城市限购依然如故,但还没有哪一个地方将限购扩大至商务公寓这一品种。这或许恰恰提醒了购房者:或许,这正是需要逆向思维的时候。
一般来说,对于商务公寓实施限购,只能理解为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市场中所实行的一种应急而非常态化的手段。如果将这一政策扩大到整个北京,这将是不可想象的——它将完全堵死部分人群对住房的需求。那么这一限购政策,会不会扩展至廊坊等地区?这种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通州限购商务公寓的举动,倒是为投资者作了一次关于商务公寓的推广和普及。从深圳来看,商务公寓在4月份的表现十分抢眼,主要就因为不限购不限贷。另外,5月1日营改增后,购买商务公寓可以抵扣增值税,从而进一步刺激了企业购买商务公寓的需求。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