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香港迪士尼为什么会错过黄金十年?

标签:
一叶知秋香港迪士尼为什么轻易错过黄金十年? |
一叶知秋:香港迪士尼为什么轻易错过黄金十年?
轻而易举,错过黄金十年——这就是如今香港迪士尼的处境。
相比上海迪士尼即将开幕,春节里一份香港迪士尼的年度财报,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实际上,如果说罗素街是香港商业模式的代表,那么香港迪士尼的境遇,几乎就是整个香港旅游业的缩影。
元月15日,香港迪士尼公布2015财年业绩报告,受内地访客人数和酒店入住率下跌影响,其2015年业务收入按年下跌6.4%,为51.14亿港元,净亏损1.48亿港元。
报告称,受内地及访港旅客人数下降等因素影响,去年整体入场人次减少。具体数字方面,香港迪士尼2015年整体入园人数为680万,其中内地游客占41%,香港本地访客占39%,国际访客占20%。
那么,内地游客对香港迪士尼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2015年全年访港旅客总共有5930.7万人次,同比下跌2.5%,而来自内地的旅客减少了3%,至4584.2万人次。
数据显示,2015年香港迪士尼全年整体入场人次减少9.3%至680万,其中内地旅客占41%,不足280万人次。而2014年度,香港迪士尼的访客数量达到了750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占到48%,即约360万人次。一年间,来自内地的游客减少了22%。
香港迪士尼乐园自2005年开业,在其后长达7年的时间里,香港迪士尼一直饱受“园区小”的争议且一路亏损,直到2012年才首次获得年度纯利,达1.09亿港元。
此后两年,香港迪士尼的业绩保持了盈利——2013年度业务收入48.96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5%,纯利增长超过一倍达2.42亿港元;2014年度业务收入54.66亿港元,纯利上升36%达3.32亿港元。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分析人士意见称,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是香港迪士尼这几年进行了扩建,以主题公园而言,最初开业的时间是一个高峰,但客人的喜新厌旧会使业绩和客流量自然下滑,而迪士尼的理念是要不停地扩建,以新建项目来再次拉动客流,因此这几年香港迪士尼的扩建让该园的业绩有所提升。同时前几年内地游客的大量访港也拉升了香港迪士尼的业绩。
与日本迪士尼以本土游客为主,香港迪士尼由于本地人口有限,其目标注定是以内地游客为主。但是,受香港整体吸引力下降影响,香港迪士尼难以置身事外。
迪士尼是美式文化的集大成者。追求规模和体验刺激,是迪士尼最大的特点。香港原本抢得了十年的先机,偏巧香港迪士尼对内地游客的消费心理和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迪士尼从一开始就失去了足够的卖点和市场引爆点。这一点,从5年之后的上海世博会的火爆就可见一斑。同时,澳门博彩业所达到的高度,也是香港迪士尼的一个鲜明对照。2005年之后的十年,又是中国人海外旅游井喷的十年,无论美国游还是法国游甚至日本游,都为中国人作了迪士尼的快速普及,堪称迷你的香港迪士尼从2012到2014年能够连续三年盈利,现在回头来看,更像是一个偶然而非必然。
“文过是非”一直认为,内地游客无论是前往香港旅游还是购物,过关的时间成本越来越将成为一个巨大障碍。但遗憾的是,过去十年,通关效率几乎没有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广深港高铁更是遥遥无期。以深圳本地市民而言,随着前海港货店的开业以及网购的普及,前往香港购物的动力日渐衰退。此外,一些过境消费,比如通过香港乘坐国际航班的需求,也将随着深圳等内地城市开通更多国际航班而面临减少。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内地游客访港的高峰期已经过去。
具体到香港迪士尼来说,刚刚亏损之后,今年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6月份上海迪士尼即将开业。一般而言,不管上海迪士尼能否盈利,都将对香港迪士尼产生不小的分流作用。毕竟,至少长三角地区的潜在游客,今后将很难再被香港迪士尼所吸引。或许当上海迪士尼爆棚之时,香港迪士尼才会痛彻心扉:为何会错过这样一个黄金十年?而这一错过,很可能是致命的。
对此,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行政总裁金民豪称,正与股东商讨第二期扩建情况,未来乐园的设施将会添加“星际大战”的元素,而“钢铁侠”的主题区也会在年底前启用,预计能与亚洲的各个迪士尼乐园走差异化路线,不担心客源被其他地区迪士尼抢走。
事实上,情况恐怕不会如此乐观。过去十年,香港的式微,正是其功能不断在被替代的过程。迪士尼的境遇,真实地再现了这一点。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