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推行“多校化片”,会让你的“学位房”白买吗?

(2015-12-12 22:03:26)

教育部推行“多校化片”,会让你的“学位房”白买吗?

 

教育部推行“多校化片”,会让你的“学位房”白买吗?

 

胡文

 

“人民日报”的一个标题,吓着了许多宝宝。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12月11日发布的一则迟到新闻,今天在网上引起了一番骚动。

 

这篇消息的题目是《教育部拟推“多校化片”新政,你的“学位房”白买了?》,单就这个标题来说,就颇具眼球效应。但事实上,其中的两个信源都是过时的:一是2015年11月26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二是2015年3月31日,教育部在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部署,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此外,还要整体设计小学入学、小升初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努力实现过程公平。

 

在前一个会议上,王定华表示,将通过这种方式为学区房降温,同时加大查处力度,及时曝光择校现象,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此外,还将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行市域均衡,同时通过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划分大学区等方式,迅速扩大优质教学资源。

 

后一个会议上,教育部决定将重点大城市“多校化片”的范围从2014年的北京、上海、广州等19个城市,扩展到24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并对这24个重点大城市2015年的中小学招生工作作出明确要求,要求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

 

因为深圳名列24个城市之中,这一消息引起了较大关注。但“文过是非”可以告诉你:其实深圳已在部分片区试点“大学区制”,但结果是引起了更大范围的学位房的涨价。可能正因为此,至少在今年9月的招生中,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而且可以预料,由于违反了教育规律、市场规律以及基本常识,教育部此番推行“多校化片”,大多会不了了之。

 

2015年07月11日,新华社“新华视点”刊发了一篇题为《深圳试行“大学区制” 学区房价格脱缰》的电讯稿。其报道如下——

 

今年以来,深圳为了推进教育均衡化,从2015年起开始探索试行“大学区制”招生制度。深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学区制”依据“相对就近、教育均衡程度相当、学校相对集中、九年一贯对口”的要求,结合各区实际情况,探索以社区、街道等为片区设置大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家长可自愿在学区内为孩子报读2到3所学校,按志愿次序和积分高低依次录取。

 

在这一规则指引下,“大学区制”扩大了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范围。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以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性”降低名校学区房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区内学校渐趋均衡。然而,教育均衡可不能在一夜之间实现,现阶段优质公立学位缺口过大,“大学区制”扩大了学区范围后,更多家长获得争夺“名校”入场券的资格,由此带动了学区房价格在大学区内联动普涨。比如一位家长反映:“放大学区,其实是强化了学区房制度,对名校的争夺更白热化。比如宝安区,大学区实行后,宝安中学附近原来不属于宝安中学学区的都可以申请就读,那么家长一定会想尽方法。”

 

那么,按照教育部所说的“多校划片”,“使一些买了名校学区房的孩子有可能会被分到普通学校,而普通学区的孩子则有可能分到名校”的办法,就能解决高价学位房或者学区房的问题吗?可以断言:不仅不能解决,而且还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其实,学位房尽管有种种问题,但它其实贯彻了义务教育的基本前提——这就是就近入学——这本身就包含了最大的公平。如果购买了学校门口的房子都不能就近入学,那么一定会对孩子和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引起更大的麻烦和混乱。因为它消除了长期以来在就近入学这一基本前提之下的惯例及其确定性。

 

由于优质的资源注定是稀缺的,因此所谓的教育均衡也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以说,只要有学校,就会有名校——除非你强行把所有名校肢解掉。在这种情况下,一处靠近名校的房子所具有的溢价,与一处靠山近水的房子比其它的房子拥有更高的溢价,其道理是一样的,也是天经地义的,它们注定会在市场形成不同价格。

 

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开放透明的环境中,市场反而是最自由最公平的工具。试想,如果不能交由市场解决,那么就只有诉诸于权力或者权力的延伸——比如说考试。但是,那样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想必所有人都知道。

 

对于学位房,有些人只是看到了它的负面作用,却没有看到它整合资源、聚集资源的正向作用。正是有学位房的确定性,才使发展商有动力无中生有地培育“名校”。在深圳的教育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催生更多的名校,才是教育均衡的真正要义。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学位房之“贵”,其实不在房子本身,而是在于时间以及由此带给一个家庭的安心和效率。说到底,学位房,其实贵在“时间”。可以肯定,在可以看到的趋势下,“时间”只会越来越贵,而不是相反。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黑暗里的一丝光亮:A股保卫战进入“国家动员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