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福田站启用在即,冲击波岂止在深港!

标签:
高铁福田站启用在即冲击波岂止在深港! |

对于福田站,诸多媒体都用了亚洲第一大地下火车站、世界第二大地下火车站的描述。但高铁福田站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亚洲最大这么简单。从城市战略来说,它将大大增强深圳在国家国铁干线中的地位;从区域来说,将大大增强福田在深圳的权重地位,并将大大改变深圳未来的城市空间概念和布局。甚至,它将直接影响到香港的高铁建设进度。
与高铁在许多城市着重拉动新城的发展思路不同,高铁福田站能够设置在深圳CBD核心区,本身就是“区位优势+速度优势”思维方式的一种产物。表面上看,它是一种锦上添花式的叠加,但回过头来,就会发现这种设置是对高铁速度的最佳衔接。将高铁站放在新城固然可以拉动新城发展,但于乘客而言反而要多出相应的接驳时间。高铁福田站的设立,恰恰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接驳时间,使得任何城市的乘客都能在最快的时间直抵深圳核心心脏。从理论上来说,未来福田站不仅可以与京广高铁衔接,而且可与厦深铁路对接,甚至可与京九高铁联动,加之能够直通香港,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深圳在国铁干线网络中的地位。预计高铁福田站模式,极有可能在更多大城市复制和推广。未来新广州站的选址和方案,就值得十分关注。
同样的,高铁福田站也将大大增强福田中心区之于深圳的权重地位。尽管深圳已经确立了福田、前海—南山的双中心战略,但高铁福田站的启用,无疑将使福田的中心地位更加稳固,甚至取得了相对于前海—南山中心的比较优势。由于高铁福田站的聚集效应,必将带动福田对于周边各区的辐射效应。可以预计,如果坪山站和光明城站都能开通直达福田的快捷专线,那么坪山新区和光明新区的区位价值都将大幅提高。
高铁福田站启用之后,还将改变深圳人的城市空间观念。对于深圳这个人口密集、地域狭小的城市来说,地下空间的拓展将是必由之路。由于铁路和高铁对城市空间割裂的副作用太大,因此城市对于铁路和高铁一向是爱恨交加。但高铁入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广深港高铁入地,那么广深铁路和深圳站在罗湖区能否同样入地?如此不仅将为罗湖腾出地面空间,而且将大大推进罗湖的地下空间建设。
高铁福田站的意义还不仅仅只对深圳。该站启用之后,对加快广深港高铁的香港段建设是一个参照和提醒。按照计划,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预计将在2017年完工。这就是说,广深港高铁全线贯通可能要在两年之后,也就是说广州至福田段要等上香港段差不多两年。说实话,在高铁一日千里的时代,这个时间太长了,任何一个城市几乎输不起。香港应当尽量缩短这个时间——否则,这将是香港被高铁网边缘化的两年。
(题图照片:廖万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