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囧黄金周:香港为什么旺丁不旺财?

(2015-10-02 21:58:00)
标签:

港囧黄金周:

香港为什么

旺丁不旺财?

港囧黄金周:香港为什么旺丁不旺财?

港囧黄金周:香港为什么旺丁不旺财?

 

胡文

 

在《港囧》大卖的同时,现实中却有另一个“港囧”。

 

10月2日,澎湃新闻一篇题为《香港“最糟糕黄金周”:珠宝店里服务员比客人多》的报道,使得香港再次被纳入公众视线。相比国人在日本的“暴买”,香港的国庆黄金周真有那么糟吗?

 

星岛日报网称,十一黄金周的访港旅游与零售市道,昔日盛景今年不再,旺角、尖沙咀、铜锣湾及湾仔等旅客区,发现游客绝迹于闹市,广东道名店外长长的人龙失迹了,街上旅游巴“一字排开”的阵势也没有了。

 

黄金周惨淡景况更波及到遥远的北区,上水有商户称,以往“忙碌一整天”,但今年“十一”生意惨淡,下午时分更加“拍苍蝇”几乎一个旅客也没有。

 

南华早报报道,尖沙咀广东道的奢侈品店门口以往的长龙不见了,海旁道超过10多家顶级珠宝店门可罗雀,一些店内的服务员比客人还多。药房面临相同的困境,一位在广东道和海旁道开药房的杨先生表示,这是他见过最糟糕的“黄金周”。10月1日只做了几千块生意,营业额比去年下降了70%。

 

海洋公园预期,今年国庆期间游客数量将比去年下降10%到20%。

 

酒店价格也随之下降,太子一家专门接待内地游客的酒店经理表示,去年双人标间的价格为800港元,而今年价格为400港元。

 

香港大公网称,红磡专门接待内地旅行团的购物店,人潮亦难复昔日境况,整条街近半商铺暂停营业,下午四时许更几乎全部拉闸关门。红磡崇安街一大厦保安梁先生称,平日会有40至50辆旅游巴士载旅客前来购物,但10月1日粗略估计,仅有30多辆巴士前来,旅客数量较平日少超过10%,而且近期旅客大幅减少,附近不少商户都已经“倒闭”。

 

但是,如果从深圳观察,其实去香港的游客并未减少。在罗湖口岸、皇岗口岸、福田口岸和深圳湾口岸,依然是人头攒动、车排长龙。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樑2日表示,“十一”黄金周假期首日访港旅客数字同比增加15.4%,内地访港旅客人数增加16.2%,非内地旅客增长一成。但他同时承认说,大家可能觉得市面人流比以往少,但数字反映来港旅客数字确有增长,当局会继续留意并分析数据,不能单凭一天的数据作结论。

 

昨天,新华社报道也指,香港街头、商场和主题公园的人流较平日明显增多。但以往人山人海、排长队等购物的景象已不复见。那么,香港黄金周为什么会旺丁不旺财?

 

“文过是非”9月12日发表文章《罗素街的“雪崩”说明什么?香港正为竞争力下降而埋单!》对此进行了分析。罗素街的租金暴跌5成,意味着香港原有商业模式的不可持续。尽管黄金周首日内地游客数量没有减少,但总体消费减少将是一个新常态。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日公布,受旅游业放缓等因素影响,香港8月份零售业总销货额同比跌5.4%,跌幅较7月份扩大。政府发言人表示,零售业销售的前景短期内依然不明朗,将要视乎旅游业的表现,以及近期股票市场波动加剧会否带来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如果对比澳门,就会发现,以奢侈品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同样需要转型。澳门特区政府博彩监察协调局2日公布,今年9月,澳门博彩毛收入171.33亿澳门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三成三,连续第16个月同比下降。1至9月,澳门博彩毛收入累计1760.15亿澳门元,同比减少36.2%。事实上,随着内地反腐的持续深入,奢侈品消费和博彩一样,都面临大幅萎缩。与此同时,普通消费者的消费也更加趋于理性,这从内地月饼以及大闸蟹时令食品价格的大幅回落就可见一斑。在此背景之下,香港必然面临着调整和转型。

 

从更长的时间来看,内地赴港自由行已经持续12年,高峰年份游客达到3500万人次之巨。在有意且有能力赴港旅游消费的人群中,大部分已经去过香港,赴港旅游高峰期悄然已过。而且,随着内地游客全球视野的打开,选择的空间更大,中转游客的增多自然减少了在香港本地的消费。与更多的选择相比,香港旅游景点则没有大的变化,无论是海洋公园还是迪斯尼,都没有大的变化,进入疲劳期并不意外。香港,需要新的旅游消费的兴奋点。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黑暗里的一丝光亮:A股保卫战进入“国家动员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