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空气质量排名让谁压力山大?武汉、郑州,还是广州?

标签:
最新空气质量排名让谁压力山大武汉、郑州还是广州? |
最新空气质量排名让谁压力山大?武汉、郑州,还是广州?
胡文
昨天是很有意思的一天,关键词只有两个:蓝和绿。
绿就不说了。说说蓝吧,昨天的“深圳蓝”,有人说真让人受不了。同样在昨天,持续四天的北京蓝终于顶不住“4级中度污染”,因天公作美而造就的“北京蓝”暂时离去。为此,新华社还专门发出了一篇“新华视点”——《“北京蓝”来来去去带来哪些启示?》
与此同时,新华社引述环保部消息,公布5月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新华社的标题是“5月空气质量“倒数十名”城市名单出炉武汉等城今年首次‘上榜’”。
新华社报道,唐山、郑州、济南、邢台、保定、徐州、武汉、衡水、太原和邯郸,登上5月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10个城市“榜单”。徐州、武汉、太原是今年1月以来首次登上这一“榜单”。与此同时,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10个城市依次是海口、珠海、江门、中山、惠州、深圳、舟山、东莞、佛山和拉萨。
显然,按照新华社的口径,相当于点了“武汉”的名。武汉登上这一榜单,其实并不意外。武汉此前就有“光灰的城市”之誉,最近几年更是“全市都是大工地”闻名,刚刚去了武汉的同事还在朋友圈吐槽武汉灰霾严重。但是,武汉在5月份登上这一榜单,还是颇为出人意料。加之“新华社”这次点名,武汉压力山大是必然的。此外,徐州、太原也将有较大压力。在“倒数十名”的榜单中,同样作为省会的郑州和济南,都将遭受压力。压力就在于5月并非燃煤高峰期的秋冬季节,这个时候登上榜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座城市本来的空气状况。
值得关注的倒是在空气质量较好“排名前十”的最新城市榜单中,倒是有一座城市属于隐形的压力城市。那么,它是谁呢?
在空气质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除海口、舟山和拉萨外,珠三角城市几乎尽数入选。这包括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也包括珠江西岸的珠海、江门、中山和佛山。这一种珠三角7座城市入选“前十”的局面,是十分罕见的。这或许预示着,珠三角整体转型升级的加快,以及空气质量的整体好转?不管怎样,这都值得祝贺的一个苗头。
相比之下,广州就有点尴尬。以珠江西岸来说,珠海、江门、中山全部进入前十,甚至连紧邻广州、堪称传统工业重镇的佛山同样入选前十,就让广州压力山大了。当然,这纯属对比产生的观感,但它依然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如果这一排名继续维持不变,那么广州就更要加油了。
“文过是非”认为,环保部公布空气质量“排名前十”城市和“倒数后十”城市,有助于建立人们关于城市更加完美的发展观,即逐步树立以“排名前十为荣,排名后十为耻”的城市价值观,这比其它方式的说教来得要直观得多。从新华社关于“北京蓝”的专题报道中,同样体现得十分明显。
这篇报道中,新华社披露了7个多月前的北京“APEC蓝”是如何练成的。数据表明,2014年11月1日至12日,北京空气质量优良11天,仅有一天轻度污染。
为了保证APEC会议期间的优质空气,环境保护部紧急调度,六省、市果断启动最高一级应急减排措施:北京市所有工地停止施工,调整退出近400家高污染企业,停限产400余家工业企业;河北所有燃煤电厂限产减排50%,钢铁、水泥等全部停产;山东、天津等地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增加停工限产工地和企业;山西、内蒙古等省也加大应急减排力度。
报道最后认为,APEC期间自然气象条件并不具有优势,却实现了人工“给力”治霾,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用非常规手段打造了蓝天白云,却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实现真正的蓝天,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才是根本之途。
这一结论,给了排名“倒数后十”的城市共同的启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