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uang,麦当劳竟然开卖中国式“辣条”!

(2015-04-05 23:19:02)
标签:

duang

麦当劳竟然开卖

中国式“辣条”!

Duang,麦当劳竟然开卖中国式“辣条”!

Duang,麦当劳竟然开卖中国式“辣条”!

 

胡文

 

辣条,这个被称为“史上最牛零食”的中国式食品,要在麦当劳开卖了。

 

今明两天下午14:00至17:00,深圳麦当劳将在怡景中心城店、南园路新城市广场分店、金中环商务大厦店、蔡屋围信兴广场店共4家门店免费派送2800份麦记“辣条”,每家店限量供应350份。中国式“辣条”正式在M记餐厅上架,这对一直坚持美式风格的麦当劳来说,可是第一次。

 

那么,麦当劳为何要开卖“辣条”?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首先,这是麦当劳意欲深耕本地的一个信号。作为美式餐厅,麦当劳在本地化方面一直不如肯德基激进。但开卖“辣条”,显然是麦当劳意图实现本地化的一大跨越。同时,这也是连锁餐饮企业染指细分市场的一次出击。

 

其次,这是一次混搭营销的大胆尝试。“辣条”是典型的中国式零食,进入美式餐厅,本身就是一种混搭式营销。加之“辣条”在中国的火爆人气,麦当劳借力打力,极易吸引眼球。“辣条”会因此拉开国际化之路吗?至少不能排除。

 

第三,这是食品质量升级的一次示范。以“面筋加辣油”为主要原料的“辣条”,在中小学生中大受追捧。同时,卫生质量特别是添加剂问题备受质疑。麦当劳开发“辣条”新品,无疑将帮助人们树立对“辣条”的质量信心,具有高举高打的意味。

 

麦当劳开卖“辣条”,还有着更大的市场背景。这个背景就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正在遭遇大量小而美餐饮企业或者细分领域餐饮企业的强有力冲击。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麦当劳这次主动求变,正是中国餐饮市场深刻变化的一个反映。

 

3月31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联合发布了《互联网思维对餐饮业的影响》报告。该报告显示,火锅、面包甜点、自助餐、快餐等轻模式、小而美的高流转业态已成为餐饮市场的中流砥柱,大众餐饮正在拉动行业稳步回升。

 

这份在“第14届中国餐饮业连锁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发布的报告指出,根据中国银联的数据,2010年年底至2014年年底,高端餐饮刷卡消费总体增速出现下滑。与高端餐饮大幅下滑和波动不同,笔均刷卡在1600元以下的中低端餐饮发展平稳。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月均刷卡交易金额增幅保持10%左右,呈温和上升态势。

 

报告显示:移动支付人群正在快速上升。零点调查的数据显示,超过63%的消费者常用智能手机上网。支付宝数据也显示,移动支付的人数在过去两年飞速增长,增幅超过2500%。与此同时,因为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兴起,移动互联时代餐饮消费者出现族群分化,需求差异性增大。新一代群体重视娱乐性、互动性,对于创新迭代、深度体验的要求更高。餐饮企业必须重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餐饮行业运营经验的结合。努力挖掘餐饮与文化、社交、情感层面的衔接点。未来中国餐饮业的个性化、特色化、细分化趋势十分明显。

 

麦当劳这次推广辣条,同样大量采用微信等新媒体方式,这是主动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一个案例。

 

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餐饮市场吸引着更多国际餐饮企业的加盟。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辣条恰恰是麦当劳产品创新的一个体现。预计这在今后同样是一个新常态。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餐饮市场总收入达到2.79万亿元,终结连续三年下滑的颓势,较上年实现近一成增幅。面对这一巨大商机,除了催生了本地餐饮品牌的创新创业,同时也吸引了海外品牌纷至沓来,加快了在中国大陆布局。

 

作为韩国知名的平民美食品牌,乐伯部队锅餐饮企业最近宣布,其在中国的首家品牌旗舰店落户上海。主打“休闲韩餐”的乐伯部队锅成立于1987年,目前已在全球拥有900多家门店,并在本土市场创下每秒钟卖出一份的销售业绩。2014年,这一品牌进入中国,短短半年时间已开设了9家门店,5年内其在华门店总数计划达到400家。

 

2014年底,菲律宾连锁快餐店“快乐蜂”宣布与合作伙伴取得甜甜圈和咖啡品牌唐恩都乐在中国大陆的经营权。双方计划投资3亿美元,用20年时间在中国投资超过1400家门店。

 

3月,百盛商业集团旗下餐饮品牌狮腾也与Johnny Rockets等四大餐饮品牌签约,以独家品牌战略合作商的身份将其引入中国市场。

 

如此一来,您就明白了,麦当劳开卖“辣条”一点也不奇怪。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

 

Duang,麦当劳竟然开卖中国式“辣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