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我们为什么总会梦回故乡?

(2015-02-17 23:15:33)
标签:

春节:

为什么

我们总会

梦回故乡?

春节:我们为什么总会梦回故乡?

春节:我们为什么总会梦回故乡?

 

胡文

 

离开深圳回到故乡,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留言:街上满是提着行李的人,深圳,这是要变成一座空城吗?

 

当然不会。这就像北京同样在一瞬间变成空城一样。但与北京不同,深圳回答这个问题,足足用了20年。20世纪80年直至90年代,深圳一到春节就变成空城。到了2000年之后,回去的人多,来的人也不少——深圳大体实现了平衡,终于告别了整体的空城恐慌。但于个人来说依然存在。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来深多年以后,我们依然要回家过年?即便不能回家,为什么我们总会梦回故乡?

 

2014年国庆节期间,我在“文过是非”发表了《深圳:中国最不为人情所累的城市》,历数深圳不为人情所累的种种之好。但凡事都有两面:最不为人情所累的城市,到了春节原型毕露:深圳立马变成年味最淡的城市。而人是天然的情感动物。这种静淡,主要是一种氛围之淡、亲情之淡和沟通之淡。因此,深圳变成了一座逃跑之城。而故乡,变成了我们心灵深处的避难所以及理想国。

 

如此描述,可能依然失之于宽泛。那么,不妨这么说,我们所在的北上广深已然是一个契约社会和现代社会,而我们离开的故乡依然是一个乡土社会和身份社会。我们前脚早已迈入契约社会,但后脚的那个根依然深深地扎在那个乡土社会。而春节恰恰是中国乡土社会最具存在感和仪式感的年度盛典。作为移民城市的北上广深,注定与之不能完全契合。如果我们不能回到家乡,我们就不能获得我在现场的存在感以及精神上的慰藉感。我们出现的种种不适,其实正是面临这一大变局的整整一代人的迷茫和困惑——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为什么会梦回故乡?因为故乡有我们的父母、亲人和挂念。

 

无论是北漂还是南下,大多都有这样的梦想:混出一个模样来,把父母接来。当梦想实现,房子、车子备齐之时,方才发现父母并不能如我们一样融入这座城市。深圳于我们尚可叫做第二故乡,于父母依然只能是一个异乡。在几经折返,完成孙辈的照料任务之后,坦言“住不惯”的父母们多半仍会回到故乡。因为那里有他们的乡里乡亲、老师同学、人情世故乃至牵肠挂肚。

 

“父母在,不远游”,早已成为过往。如若父母在家,阖家团圆的传统,使得家乡必然成为我们春节的方向。千里万里,都要去追寻家的方向。团年饭和除夕团圆的残酷性在于,它是唯一的,且是以零点作为倒计时。由此,构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春运奇观。

 

为什么会梦回故乡?因为故乡总是遥远、寒冷和雾霭重重。

 

春节回乡,其实是追求一种奔波之后的心安和寒意里的温暖。如果故乡没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回家的过程就算不上完美。在某种程度来说,深圳之所以缺乏年味,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冬天过于温暖。如同最好的圣诞节需要有雪花作伴一样,春节如果不够寒冷,就难以成为春节。在我们儿时的印象中,春节的种种暖意恰是故乡的寒冷衬出,而显得倍加温暖。嘘寒问暖的特定场景,唯有在春节之时才显得异常难忘。而更多的故乡美食,只有经过一道道风霜雨雪,才能散发出家乡味道,才能一解无数人思乡之苦。

 

为什么会梦回故乡?因为故乡藏着我们的成长记忆和青春密码。

 

有人说,骤变的中国,让故乡变成了回不去的故乡。让你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才能让你平添一份惆怅——再也找不到的故乡才能和乡愁紧紧相连。但是,与其说乡愁是怀念故乡,不如说怀念我们和故乡共处的一段光阴和记忆。

 

在故乡,往往有你最懵懂的情愫、最铁的发小以及最好的兄弟。作为物化的故乡或许找不到了,但你精神的故乡一直就在那里——等待魂牵梦绕的你不停寻找。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

 

春节:我们为什么总会梦回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