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朋友圈透出的深圳密码

(2014-10-07 08:52:50)
标签:

闲侃黄金周大盘点

微信朋友圈里的

深圳密码

消费升级

微信朋友圈透出的深圳密码

——闲侃黄金周系列之六

 

胡文

 

一转眼,国庆黄金周今天就要结束了。事实上,从时间的维度观察,这也是2014年最后一个黄金周。2014年,从黄金周的这一角度,一个真相是,我们已经可以和2014年告别了。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们的生命里再无2014标签的黄金周。

 

因此,不妨来盘点一下黄金周——就通过神奇的微信,来周游世界,来思考中国,来审视深圳。

 

周游世界的旅游升级

 

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国庆期间出国旅游有6人,占了总数的3%。国庆出境旅游的国家和地区大致有这么几个:美国、日本、新西兰、欧洲、俄罗斯以及台湾地区。

 

问了几个朋友,他们的国庆假期很早就做了安排,主要考虑便是要避开国内旅游高峰。旅游形式几乎全是自助游。事实上,越是遥远的地方,的确能够避开黄金周的烦恼。另一个现实是,中国人在哪里都不会少。

 

新华网10月4日报道说,强劲的出境旅游需求表明,今年中国出境游步入1亿人次时代无悬念,保持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无悬念,中国出境旅游贸易逆差将突破1000亿美元也无悬念。

 

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以近1亿人次出境旅游,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同时中国也以境外旅游消费1020亿美元,超过美国和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一。10年前,中国在全球出境游消费的份额为1%。这一数字2023年将增长至20%。未来1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将再翻一番。

 

由此,可以看到,个性化的旅游出行,已经成为境外游的标配。而以购物为标志的旅游,也正在向体验性的旅游需求发展。9月在京召开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香山峰会发布《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称,目前中国游客境外人均花费近2万元人民币,用于购物的约占57.8%。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出境游的朋友高频率地大晒照片,以致于感觉似乎出国的人特多,但仔细统计,其实比例并不高。绝大多数留深过节的人,了不起也就晒晒西冲或者坝光,因为没啥可晒的也就不好意思和大家打招呼,真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这也说明,仅仅一个东部的确满足不了深圳本地的休闲需求。因此,留深过节的人无需羡嫉恨,大家如同沉默的声音一样。这一点,有没有和香港“占中”和反对“占中”的情形有点类似?

 

国内游无人扎堆

 

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中,趁国庆假期回家乡是一个必然的选项。在朋友圈中,占了2.5%的比例,分别回了天津、重庆、湖南和湖北(2人)。而在广东省进行周边游,大概又占了1.5%的比例。其他进行国内游的占了1.5%的比例,分别是上海、西藏和云南丽江。当然,还有一位奇葩同学,临到昨天说是赶去南昌,但这肯定不能算在其中了。

 

至少在这些朋友中,没有再去旅游热点凑热闹的。即便是那位去丽江的同学,也是去了丽江我都叫不上名字的地方去发呆了。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多年黄金周多年国民教育的结果。对于那些人头攒动的场面,大家自觉做了远离,这自然是旅游心态成熟的标志。同时也证明,国内旅游的消费升级同样到了节点。

 

据一财报道,国庆头两天,全国纳入监测的124个景区共接待游客553万人次,同比下降1.4%,门票收入2.7亿元,同比下降7.4%。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预测,今年中国出境游将超过1500亿美元。如果将这些消费有效地释放在国内,对于刺激内需、提振经济无疑很有帮助。但我认为,“旅游逆差”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不可逆转,而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需要出境游消费进行再平衡。

 

最好玩的是九寨沟,国庆第一天被曝只有8000多人到访,一经报道后,许多游客抱打不平、拍马赶到,结果导致九寨沟再次爆棚。看来,信息不对称依然是当下旅游行业的一大困扰。

 

与往年不同的是,国庆期间至少朋友圈中没有人去了香港。原因就不说了。而我想说的,东方之珠经不起如此折腾。在香港背后,黄雀多的是——台湾、韩国、新加坡无不如此。

 

每天,都可以是迷你假期

 

在朋友圈,我特别留意了一些老板的去向。但很可惜,除了一位去了欧洲、一位回了湖北,他们没有给出更多的线索。我只能推测,大抵留在深圳过节了吧。的确,由于平时工作强度极大,黄金周留在深圳或许正是老板们最好的选择。

 

更多的女性朋友,则将时间留给了家人和孩子。她们往往会秀一把厨艺,施展一下身手,让孩子们知道:老妈并非病猫一个,老妈还是老虎,只是平时不发威而已。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建言在深试行四天工作制,无论老板,还是员工,有着非常现实的需求基础。

 

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旅行多了,就会知道:心有所属,每天都是一次放飞;心无所依,身在哪里也是漂泊。旅行的意义正在于此,无论看别人生活,还是看别处风景,最终还是要回归自己,过回属于自己的生活,编织自己可以描摹的风景。

 

从这个角度说,每天,都可以来一次旅行;每天,都可以是生命中的迷你假期。

 

后记:这是闲侃黄金周系列的最后一篇——不会再像“深圳侃房系列”那样没完没了了。这是朋友圈里没有采访的一次采写。这种手法,媒体人一向轻车熟路,但利用微信来“采访”,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这算是小数据吧。至于大数据,腾讯的数据库一定会有。小数据透露的深圳密码,多少都会透露些中国方向。

 

狂欢,是许多人的寂寞;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在黄金周里,进行连续六天一个题材的写作,这种体验于我来说也是第一次:有时坐在电脑前,也不知写些什么,但是,就这么写下来了——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柳暗花明——我相信,那一定是大家的支持。在此,再次感谢各位文友的捧场,愿大家今天好好调整身心状态。而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

 

微信朋友圈透出的深圳密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