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之变,意味着什么?

标签:
写字楼商铺商务公寓谁更值得投资?深圳侃房系列之四 |
任正非之变,意味着什么?
——深圳侃房系列之四
深圳,可能是中国房地产形态最为丰富的一个城市。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住宅,写字楼、商铺都会成为深圳人的投资对象。今年以来,又冒出大量的商务公寓。对于这些类型的项目,值得进行投资吗?对此,我尝试做些分析。但在观察角度上,与前三篇又有所不同。
写字楼:任正非的说法值得注意
深圳号称企业50万家,其中创新型企业高达3万家。企业众多,使得写字楼的需求近年来十分旺盛。在深圳中心区、深圳科技园、华侨城LOFT以及深圳文化创意园等地,写字楼一直供不应求。许多早期的投资者,都从写字楼投资上获利甚为丰厚。我的一位朋友,在2002年投资了田面城市大厦一个单位。当时是多少钱呢?每平米1·5万元,现今已经超过5万元了。这也是业主在主业之外最为成功的一项投资。但是,写字楼的投资有可能走到了一个拐点。
火爆一时的脸萌最近获得一轮投资。我注意到,脸萌是最初诞生在宝安农民的出租房里。这也就是说,所有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型企业,实际上对写字楼的需求和要求都不高。在脸萌获得投资后,脸萌或许会搬离农民房,搬入一座高大上的写字楼。但其创业地的选择说明,在互联网冲击的大背景下,写字楼的需求其实是在走低。
更值得注意的是,任正非的一段谈话。据接近任正非的人士介绍,任正非最近谈到了华为管理思维的转变。他说,华为之前的管理特别严厉,比如说需要打卡考勤等,并进行相应处罚。但现在思路变了,比如说考勤直接看库存,看进度,看结果。只有你踩到了红色警戒线,才扣罚奖金;或者你达到了某一个档次,才降薪或者降职。从任正非的谈话看,显然是华为管理思维的一个变化——即以适应现在80后90后的要求所做的重大调整。与此同时,可以看出,弹性工作制今后将大行其道。由此,自然将降低企业对于交通和办公场所的需求。
一家互联网公司CEO告诉我说,从理论上来说,他们的员工都可以居家办公。他们通过Trello软件,对员工工作进度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目前,只是因为需要面对面高效的团队沟通和协作,使得他们需要每天到公司上班。但显然,居家办公将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它意味着,适应居家办公需求的住宅未来更受欢迎。
商铺:比写字楼更危险
如果说写字楼尚不明朗的话,那么商铺就可以用危险来形容了。其中的关键词是:目标对象或者承载人口。
尽管有“一铺养三代”的说法,但在我周边朋友之中,少有商铺投资的成功案例。倒是因为投资商铺导致资金链断裂的不在少数。据个人观察,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还是因为承载商铺的潜在人口数量,要远远少于承载住宅的人口数量,而且少于承载写字楼的人口数量。投资商铺,实际等同于将你的投资与历史不明、未来经营状况更加不明的某个商家绑定在一起,其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一位朋友在购买商铺后租给一个拉面馆,最后租金收不到不说,反倒还要赔偿租户一大笔钱——用他的话说是倒了血霉。投资商铺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一些运气——但住宅就不用。
另外,在升值过程中,商铺升值的速度要慢于住宅。加上商铺供楼时间最长只有10年,导致资金压力过大,极易造成断供现象。
现在的情况是,由于互联网的冲击特别是电商的无孔不入,商铺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一铺养三代”之说,极有可能在未来变成一种传说。
比如雕爷的“河狸家”项目,就是让一群美甲师不用再去上班给老板打工了。她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接单,并上门服务。或者,去咖啡厅服务帮人美甲。
前面我写过万达电商O2O项目,王健林的急迫实际上反映了他的恐惧。电商、网店当然将冲击深圳本地商铺,但在我看来,首先大受冲击的是香港店铺。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时间。就我所知,许多年轻白领已经不到香港买包包了,她们直接在亚马逊旗下的Shopbop下单,价格比香港更便宜,更重要的是,要省时得多。对于东北土豪们来说,他们同样不必费时费力费钱跑去香港,他们已经选择用脚投票,去韩国捧场。香港最大的危险,正在于此。可惜的是,许多港人还浑然不知。
商务公寓:跨界的实验
近年来,商务公寓越来越多。对此,我谈一些个人观感和理解。
在我看来,商务公寓实际上属于介于住宅和写字楼之间的一种跨界产品。在限购的条件下,发展商意图提高其所承载的人口基数,以其扩大销售量。起码从理论上来说,这是成立的。但是,鉴于商务公寓还是一个新的产品,无论从发展商来说,还是从业主角度来说,都需要进行观察。在我看来,深业上城是一个较好的观察对象。因为,它是位于中心区的大规模商务公寓及综合体。
在我看来,目前深圳市场上的商务公寓最大的问题在于价格,或许已经透支了未来的升值空间。位置较好的商务公寓,每平米都在6万元至10万元之间。若以住宅作为参照,只有小户型的学位房能卖出这一价格。
如果遵循这一思路,靠近学校或者景观无敌的商务公寓可能更具投资价值,前者如同绿景在石厦的旧改项目,后者如同深业上城。道理在于,要么更居家,要么更商务。如何实现有机的融合,是一项很大的挑战。闯过了这一关,或许能够赢得一个不错的未来。
致歉声明:在9月14日所发《李嘉诚“地段”之说,害了多少人?》一文中,将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士明之名误为“张仕明”,经文友“静一静”指出后得以确认。在此,“文过是非”郑重向张士明先生致歉!并向文友“静一静”致谢!此事再次说明,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哪怕是百度也不能盲信。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