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2021-12-17 09:30:00)
标签:

太符观

玉皇殿

五岳殿

圣母殿

山西旅游

杂谈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九月随北京古迹群海淀组走山西八日刷百十处国保,第二篇记录汾阳太符观,从杏花村汾酒作坊(国六)出来就直接去了太符观,有历史上著名的汾酒产业做底子,这一带地区很富庶,寺观的规模和质量一定是上等的,正是“借问道家何处有,牧童遥指太符观”。这个太符观听名字就有特色,一般常见本土教道观都叫东岳庙、玉皇庙、关帝庙等,唯有汾阳独有一座太符观,而且是“四项全能”的稀有道观,第一有老建筑,金代的玉皇殿,明代的东西配殿,第二有老造像和悬塑,金代泥胎的玉皇大帝7尊造像,明代五岳殿和后土圣母殿全套造像和山墙墙壁上出行图悬塑,127尊造像和2百平米悬塑,第三有老壁画,老建筑中都有壁画保留,约120平米,第四有老石碑,十几块碑石,记录寺庙修缮的历史过程。 这种四项全能的乡村道教寺观的遗存很少,太符观是典型的范例。虽然说有金代的建筑和造像遗存,但太符观整体表现为明代的道教仪轨,建筑和造像的外表面都是明代的重装,玉皇殿的朝元图壁画虽然是清代重描,但壁画底子依然是明代的基础,所以,综合来看太符观正殿和东西配殿的建筑和寺内道教仪轨特征都是明代的标签,是明代乡村道观的完整范例。 

     1、老建筑及内部造像体系简介,太符观南北长177.5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8875平方米。其核心建筑为正殿和东西配殿,三组建筑形成道教最简单“天、地、人”的供奉体系。“天”指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保存了金代七尊造像,这里没有像府城玉皇庙中的众多神仙相伴,非常简洁,一座神龛内供奉玉皇大帝持芴板坐像(标准像),两侧为持摇扇的侍女和四位随从,这是玉皇大帝的最简版配置,在四川也看到过类似的石龛造像。玉皇殿最提气的周围四壁的道教朝元图壁画,134组道教神仙组队游行,每队神仙都有文字题记,可惜多数都看不清楚,比如有“制药醉酒祖神众”,包含了各行各业的祖师爷,杏花村酒业地区的太符观肯定少不了制酒业的祖师爷,地域特色明显。有这么多神仙天团助威,太符观的道教开设道场斋醮一定很有威望,这才是宗教美术的服务目的。“地”指五岳殿,供奉山川河流之神,也是道教最早的管理人间事物的神仙团队,五岳四渎,五岳为山神,四渎现在很少提及,指江、河、淮、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这种祭祀规模符合明代的国家祭祀的规格,延续到清代,在北京的先农坛有皇帝向五岳四渎的祭祀排位,四渎也是在一起祭祀的。而五岳殿之中首尊泰山神,在早期道教中地位显赫,以“东岳庙”之名单独供奉,甚至是“地狱”的大主管,化身为人间社会的善恶总管,管理人间社会的生死,特别是“死”,与后土娘娘管理“生”相对应,其道教身份早已超过天庭众神仙。“人”指后土圣母殿,主管人类出生的系统工程,供奉了九位娘娘,除了主尊后土圣母外,还有主管接生的娘娘、主管喂奶的娘娘,好像都是妇女的保护神,从牵手姻缘开始,到坐胎、产房保护、婴儿喂养、种痘医疗保健,这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妇女保护措施,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是地方性的本土神仙信仰。后土圣母信仰并没有广泛流传,其身份也有多种版本,比如是玉皇大帝的夫人,王母娘娘,又是汉代传说中的西王母,组成“皇天后土”的民间传说组合,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无法互相融通,依据其与五岳殿的对称位置,我提出一个几乎消失的圣母娘娘,名号为“淑明皇后”,至少有淑明皇后育儿的造像龛做对比。

2、关于后土圣母与淑明皇后的思考,后土娘娘的信仰在山西一带很流行,单独以“后土庙”祭祀,成为女性最高的保护神,至于是哪位大帝的皇后并没有经典明示,可以是没有附属性的独立女神,但在封建社会中必须有所归属,最后只好归属于道教世俗地位最高的玉皇大帝,有专家提出其与五岳殿对称的配置不合理,后土圣母殿应该在中轴线上。我在四川安岳道教石窟中,发现有一种妇女保护神龛,主尊为中年女神造像,配套有喂奶和儿童戏耍的石刻造型,与后土圣母殿的主题高度一致,并有石刻题记表明女神为五岳泰山之东岳大帝的夫人,淑明皇后,主管婴幼儿保障。这种身份与东岳庙对称的配置相符,东配殿早期有可能是供奉淑明皇后的,功能没有任何变化,朝代转换,信仰变迁,淑明皇后被后土娘娘所取代,并且形成九尊娘娘的集体团队,更好地保护妇女儿童。东西配殿是道教醮坛仪式中最基本的核心教义,简单说就是人间的“生”与“死”,东配殿后土圣母主管“生”,西配殿五岳殿主管“死亡”,道教仪轨把人生两头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从东配殿许愿生孩子开始,到西配殿死亡后对人一生善恶的评判,一个人一生的个人问题在太符观这样的道观都解决了。

     3、修旧如旧的造像和悬塑,我们参观时造像已完成一轮修复,提升了观赏性。由现代泥塑高超艺人修理,对所修理的部分做出了标识,以泥土本色出现,没有施彩,这可能是行业中比较专业的修复方式,做为游客可以理解。原始的造像越来越少了,造像之类的文物保留时代的包浆很重要。除了三座老殿中的文物之外,太符观还保留了28星宿造像,比较卡通呆萌,与府城玉皇庙的同类差的十万八千里,多在山西博物馆内保存。

     4、 与道教经典图像的一致性,这是在太符观感受比较深刻的认知,道教图像的溯源很少有专家提及,道教图像包括“图”与“符”两大类,虽然叫太符观,很难寻觅到道教符的踪迹,反而是几铺造像和悬塑体现了道教图像的传承,比如说玉皇大帝的造型,是中年男子持芴板的坐像,与府城玉皇庙(宋,国三)造像和永乐宫(元,国一)壁画中的形象基本一致,就是头上缺了一幅冕冠,我估计太符观应该是冕冠造型,只是损坏而已,特意P了一张冕冠像,果然有帝王之气。另外就是东西配殿山墙悬塑中的“龙撵”造型,也是道教最经典的图像,用立体的悬塑表现出来,是非常难得的宗教艺术表达,更是道教图像的升华和延续。

    太符观还有很多看点,比如收集来的石碑和造像碑,窑洞内的造像也重新恢复了,有附近民众前来拜访,我特意合成了一些与“符箓”有关的照片,纪念道教中关于“符”的记忆,比如林正英饰演的“茅山道人”经典系列,古天乐饰演的“燕赤霞”,电影中都有大量的“符咒”使用,太符观有道教“符咒”的记忆,有机会再来参观。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太符观,明代本土道观仪轨的遗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