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2021-09-15 09:30:00)
标签:

大昭寺

桑珠颇章

邦达仓

拉让宁巴

冲赛康

分类: 访古攻略集锦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六月份参加了历史讲坛(砚总大素)组织的阿里地区壁画之旅,为缓解高反的影响,提前到达拉萨静养三天,在三天时间内走访了拉萨市大部分国保,每天2万步以上,第一站当然是大昭寺。有一张1936年拉萨的俯瞰老照片,拉萨广大的平原地区当时仅有两个小片建筑群,其它地方都是旷野荒地,第一个建筑群大一点,是以大昭寺为中心的老城区,第二个就是以布达拉宫为中心的王宫城区。史料介绍拉萨市最早的建筑就是大昭寺,拉萨城是以大昭寺为中心开始向外摊大饼式的扩张,也形成了内环、中环和外环的地理标志,这三个环也是现在藏民们保留最传统的行转经仪式的路线。被当地人叫三个“廓”,以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就是内环,简单说就是大昭寺转经廊的路线,而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也就是中环,这是来拉萨旅游的中心街区,外环指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石窟、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个圈虽然不圆,确是藏民早期最经典的的转经路线,在布达拉宫壁画中有庙会这个圈举行盛大仪式的内容,历史悠久。

本篇涉及内环转经廊的壁画和中环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这些位于“环”上的古迹,都是藏民转经路上的重要节点,与拉萨的历史息息相关。大昭寺是第一批国保,包含西藏最早的建筑遗存和壁画,虽然早期建筑面积和壁画遗存面积很小,但坐实了大昭寺是拉萨第一寺的位置,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都列入第七批名单,一条街上相距百米一起增加五个国保单位,也算是拉萨八廓街独有的特色,五个国保包括,桑珠颇章、冲赛康、帮达仓、拉让巴宁和门孜康,都是藏式建筑群,它们守护着中心点大昭寺,特意做了一张位置示意图,当做博客文章封面。

1、大昭寺的转经廊壁画,大昭寺占地2.5万平米,建筑面积约8千平米,壁画面积4400平米,这个壁画面积4400平米是什么概念,北京最有名的壁画是法海寺大雄宝殿的壁画,合计237平米,大昭寺的壁画大约是法海寺正殿的20倍,再说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403平米,大昭寺的壁画是三清殿的10倍,可见壁画数量在藏式寺庙中的分量可观。西藏壁画美术艺术传承有序,属于亚洲之巅的地位,是本次西藏之行的主要目的。

藏式寺院的壁画面积多与藏式建筑的特点有关,无法用汉式寺院建筑的理念套用,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藏式建筑以墙体做支撑主题,大昭寺中心佛殿的外墙厚度超过3米,木立柱密度大,仅仅支撑垂直力,藏式特有的平层楼盖结构有汉式梁架屋脊所不具备的多层优势,这种墙体支撑结构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可以在原有的结构上沿四周不断扩张,沿高度也可以扩张,大昭寺在中心佛殿的基础上又扩大几倍,在原有二层的基础上增加到四层,这种滚雪球的扩建方式并形成同一个单体建筑群,是藏式建筑的特色。在这种结构上可以分隔很多独立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主题壁画,最有特色的是在外墙上也有壁画,大昭寺转经廊壁画实际上是外墙壁画,其面积在800多平米,这是中原寺观建筑中绝没有的现象,而转经廊的壁画面积是藏式寺院的奇迹,不论是外墙还有内墙,很多藏式寺院的转经廊壁画是寺院最大的亮点。

    大昭寺建筑分为四个时间段,第一阶段是11世纪前的遗存,中心佛殿一层和二层的核心部分,二层保留壁画,存量很少,保存状态不佳,是西藏地区最早的壁画遗存。第二阶段是11-14世纪,中心佛殿部分,第三阶段是14-17世纪,中心佛殿天井部分,第四阶段是17-18世纪,千佛廊院、转经廊、中心佛殿3-4层,最神奇的是四个阶段形成一个整体,也就是现在的规模和体态。而转经廊壁画是清代壁画,五世达赖时期的壁画,因为是在户外,可以拍照,虽然室内壁画虽然更精彩,从吐蕃时期到萨迦时期,贯穿西藏绘画艺术的传承发展,但是不让拍照就放弃了,有的昏暗地看不了,只有转经廊壁画可以仔细观看,算是清代藏式绘画的精品。   

   转经廊壁画有一个很大的统一主题,用连环画的绘画语言,描述了全本的《如意藤经》的内容,参考项江涛老师的博士论文《大昭寺转经廊壁画艺术研究》,17世纪五世达赖组织高僧撰写并定稿《如意藤经》,将释迦佛祖的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比喻成一颗巨大的如意树,共有108枝,也就是佛祖108个本生因缘故事。壁画气势宏大、内容连贯、题记注解清晰,是西藏地区难得的经文全本壁画,是藏式绘画艺术学习入门的佳品。

     关于大昭寺的参观,我重点关注了大门前的两个碑亭,唐代会盟碑和清代的种痘碑,中心佛殿二层的木门装饰、木柱装饰和斗拱伏狮装饰,都是早期藏式建筑的精品,有刘拓和兹在文斯两位老师发的照片为证,这种大型藏式寺院,殿与殿之间互相连接,没有天井采光的话几乎暗无天日,在寺院里面很容易转向,分不清是哪里,十几个独立的殿名更混乱,只能走马观花,看个热闹。

2、桑珠颇章,现在是八廓街街道办事处的驻地,疫情期间在门口设立了八廓街入口检查站,文保碑被套上塑料袋保护起来,有一块墙碑,执勤警察帅哥帮我挑开遮挡的横幅条。在门口偷看了一眼,里面是一座多层的四合院藏式建筑群,独门独院。1642年为蒙古统治者而建,统治西藏80年,后来是七世达赖的父亲索朗达吉的住所,1729年,雍正皇帝在北京接见了他,并封他为公爵。西藏山南地区的大片土地和桑珠颇章便归其名下。算是比较有名的房主。

3、邦达仓,现在是藏式餐厅,独院设计,周围是二层环廊式建筑群,中间天井宽阔,邦达仓为西藏最大的商号邦达家族所有,邦达仓家族也成为西藏第一个通过经商而获得贵族地位的家族。

4拉让宁,现在闭门不开放,是一座三层的四合大院,最美的立体花园。也叫吞巴府,原为旧西藏四大家族之一吞巴家族的府邸,该家族是吐蕃松赞干布时期藏文字的创始者吞弥.桑布扎的后裔;十五世纪宗喀巴大师曾在此居住。到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将此作为寝宫。可谓是西藏历史名人大院。

5冲赛康,现在恢复为清政府样式的陈列馆,免费开放,藏语名为冲赛康扎康,是清代中央政府派驻西藏地方行政长官(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之所。三个横向排列的院子,二层环廊建筑,互相通贯,有几块石碑。建筑距今已有300多年,展览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清政府驻藏大臣治藏事迹专题展、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复原陈列展、清政府驻藏大臣诗词书画生活展、民国中央政府治藏事迹专题展以及中国共产党治藏新纪元展等。在这里拍到英军190483日从布达拉宫西城门(白塔下)列队入城的照片,3000人的英军横扫清军藏军,落后就要挨打。

6门孜康,现在迁移百米重建中,已经名不副实,建议撤销国保名号。1916创建门孜康,“门孜康”也就是旧西藏的医院之一。1959年,门孜康与原药王山医学利众寺合并,成立拉萨藏医院,即现在的西藏藏医院。

   后面五个国保都是国七,没有发现公开的专业建筑测绘数据,更没有对建筑本身的专业介绍,规模大小和范围都不清楚,做为国家级文物的保护措施令人担忧,这是西藏拉萨最繁华市井的国家级文物保护状态,西藏解放七十周年之际,要保护好自己民族的非寺院性质的建筑文物家底。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拉萨大昭寺壁画,和八廓街上的五个国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