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2021-08-04 09:30:00)
标签:

宝峰寺

先师和尚舍利塔

石室蓬莱宫

山西屯留古迹

山西旅游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随北京古迹群海淀组在山西三日访古,在屯留县参观了三处目标,宝峰寺(国六)、石室蓬莱宫(国七)和先师和尚舍利塔(国七),其中宝峰寺的看点比较多,元代的五方佛殿的木构比较有时代的特征,而明代的水陆殿的道教人物群体壁画比较珍贵,算是屯留国保中的亮点。先师和尚舍利塔是个唐代制式的方形空心砖塔,位于老爷山收费公园山顶,必须爬山才能到达,耽误不少时间,石室蓬莱宫的石室村的玉皇庙,道教建筑,在戏台上有蓬莱宫的木匾,所以叫蓬莱宫,原来看字面上以为是石窟,原来是小村的名字,我们去的时候在门口修消防池,工程量不小,航拍走人,未能进入参观。

1、屯留宝峰寺,我最关注是水陆殿的壁画,保存的状态不太好,布局是明清常见的分行排列,大约是分三、四行,底层全部消失,只留下上面二行,据说2010年才完全剥离出来,仔细看了一下几乎都是道教人物群体画,画功不错,据《上党寺观壁画》介绍,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诸神,这是道教的最高神,在现场很难看清楚题记的内容,从形象上看很难找到佛教人物群体,都是我们熟悉的本土教的神仙,其中南墙西侧第二排最末端我觉得是五瘟使者,五位神仙的团队有四位是人身动物头,有猪头、兔头、鸡头和虎头,虎头有点疑问,如果是马头、羊头和牛头,可以肯定是人类饲养的牲畜,保护牲畜安全的是弼马温之类的五瘟使者,暂定位五瘟使者,放在本篇的封面位置。而其它群体辨识不容易,辨识出六丁六甲护法群体,有待参考专业人员的大作。

也有当地专家人说这是道教的朝元图,宝峰寺文管员韩峰元介绍“殿内两山墙上部及后檐墙东侧,绘有各种神仙人物的壁画。山墙一画面上,一神仙人物头戴官帽,身着龙袍,腰系玉带,背靠龙椅端坐正中。其双目炯炯,面相丰盈,神情泰然,一副帝王打扮。他的两旁,站满了文武大臣和宫娥彩女及神兵鬼卒。文臣手持笏板,武将举枪荷战,宫娥彩女或端盘而站,或抱一古琴,或手执荷花,笔法脱俗,色彩丰富,整幅画面气势磅礴。

韩峰元介绍,这幅壁画描绘了道教众仙朝拜元始天尊的宏大场面,全画以南墙两侧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先导,神龛后的32天帝君为后卫,各方星宿等上下排列达四五层之多,整个壁画安排得体,繁而不乱,多而不杂,虽说岁月沧桑,部分画面有所剥落,但仍然保持着创作初期的艳丽。”

我依据北山墙有佛像和明王像的特征,与明清时期常见的水陆画布局大致相符,所以说水陆殿还是一铺有想法的水陆壁画,绝不是道教朝元图。

      网上资料介绍:宝峰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屯留县志》记载,该寺院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现存建筑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8平方米,座北朝南,依中轴线为水陆殿,五方佛殿、厢房。水陆殿为单檐歇山顶,斗拱四铺作单下昂,前后装贯通大板门,并在后门左下的铁皮扒钉上刻有“成化五年1496年润二月五日造”的楷书题字,这是早期木构建筑中的特例,成为屯留水陆殿的标识亮点,这个年款不能做建筑断代的唯一依据,但可以证明大门是明代,至少建筑是明代就存在了,为现存早期木构建筑之不多见,较为珍贵。

后殿是五方佛殿,元代的减柱造布局,具体说是后槽尽间减兩柱,用特大内额(横梁)支撑垂直力,达到减柱的效果。五方佛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占地198平方米。柱头科五铺作双下昂,单檐悬山顶式屋面较为平缓,殿内用大额,后金柱减二,深枋用材较大,四椽袱对后乳袱,用二柱,典型的元代建筑,也有专业人士说,五方佛殿在梁架结点、合踏、搭牵等构件保留着金代建筑特点,这是一座很有特点的建筑,而五方佛崇拜的寺院并不多,属于佛教密教主尊,在藏传佛教中很普遍,在汉传佛教和民间不是很普及,只是在京城大城市中统治者阶层流行,包括高级太监和大官。在山西偏僻乡村有五方佛密教信仰,值得关注,可能与本村传说中的大官有关,传说姬村在元朝有一个姓姬的宰相,建了宝峰寺,跟皇宫建筑无关,跟五方佛密教信仰有关。

     总体来讲,宝峰寺仅仅是一座小村的村寺,看老照片又破又旧,现在维修后形成高大围墙的寺院,水陆殿用铁板屋脊严防漏雨,比较明智的保护方法。 

2、石室蓬莱宫,石室蓬莱宫在路村乡石室村,是道观,又称为“玉皇庙”。蓬莱宫为一进院格局,山门兼戏台、献殿及耳殿、玉皇殿为中轴线,东西两边是新修的配殿,是一组明清建筑。有石碑四通,4平米壁画。有航拍图为证。

3、先师和尚舍利塔,进公园后爬到山顶,在山顶金蝉寺后院,附近也是上党战役遗址,解放战争的第一枪。该塔年代断定,因在其顶端刹座底有砖刻题记:“维大宋国乾德四年岁次丙寅八月癸巳朔,十日壬寅修毕。古老传云,方侧有舍利塔。见此隳残,时有功德主贾琼逐召得维苗安等一十五人,共力重建此塔,敬记。”

由此可见,该塔在北宋时已经召“隳残”,证其所建年代久远,有关专家据塔的形制和建筑风格认为,此塔建于唐代,在北宋乾德四年得到过维修或重建。塔在1945年上党战役中留下了百余处弹洞,现场可见。

从文物角度描述,现塔为明代重修。平面呈正方形,为九级密檐式砖塔,高十六点五米。底层周长九点二米,高二点五米。底层南向辟长方形门洞,内空直达塔顶。门两侧镶嵌砖雕仿木直棂窗。东西北三面隐嵌门窗式样。二层以上逐层塔身收分显著,塔身逐层较短。全部由青砖砌筑,每层塔檐由七层青砖迭涩出檐。比例匀称,和谐秀美,虽系明代重修,仍沿袭了唐代的建塔风格。纵观全塔,结构简练,造形优美,庄重古补。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屯留宝峰寺,木门上明代铁皮年款题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