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西江千户苗寨朗德上寨贵州旅游 |
分类: 其它南方古迹 |
在贵州自驾旅游可以看到路边有很多苗寨老建筑群,一般的苗寨都不大,几十户形成的自然寨子比较正常。而上百户的寨子就比较大了,上千户的寨子就是奇迹,江西千户苗寨就是唯一的一个奇迹,根据资料显示,江西千户苗寨是十几个自然寨子连城一片,形成了一千多户的特大自然村,依山而建的古建筑群密密麻麻形成一座山城,极具视觉冲击力,这种奇观带来了很高的旅游价值,让千户苗寨成为贵州旅游的网红景点。满山遍野的吊脚楼建筑群让第一次来的游客十分兴奋,除了拍照还是拍照。而我是第二次来,可以便捷地找到最好的拍照角度,但心里存有一些不安,我发现短短几年时间内西江千户苗寨的规模扩大很多倍,去往景区的道路周围也在无限制地开发旅游设施,特别是核心区很多老建筑被拆除,换成高大上的仿造建筑,很多民居吊脚楼内部变成混凝土框架结构,仅仅在外立面和屋面用一些仿古木结构装饰遮掩一下,慢慢这里会变成大型仿苗寨建筑的主题公园,而真正的木构古建筑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也是西江千户苗寨没有推荐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名单的原因,保护老旧的木构建筑会妨碍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的大计,当苗寨内原生建筑都变成钢筋混凝土建筑,民居建筑耐久性提高了,安全等级提高了,维修成本降低了,又不耽误游客拍照,一举多得。可以说这是一座成功的苗寨主题公园,只是有点小遗憾,失去了苗寨的原真性。
朗德上寨古建筑群就是一座百户苗寨,比西江千户苗寨小十几倍,可以说是微缩版的西江千户苗寨,被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朗德上寨与西江千户苗寨在地形地貌上高度相似,甚至在照片上容易混淆。首先两个苗寨都是建在山谷中的古建筑群,而山谷底部都有一条溪水流淌,河水上都建有廊桥(风雨桥),山坡上苗式吊脚楼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形成紧密相连的建筑群落,单体建筑之间的街道狭窄,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的需要,只能用来旅游参观和遗址保护。现在朗德上寨也纳入西江千户苗寨的景区管理模式,收费和摆渡车,游客很少,门可罗雀。虽然每天村民坚持一些苗寨传统仪式的表演,但很难分西江千户苗寨的一杯羹,古建筑群看的就是宏大的气魄,有西江千户苗寨的气场,朗德上寨不看也罢。推荐喜欢古迹的爱好者这里来这里刷保,建筑保留更多的原真性,细品苗寨古建筑群还是去朗德上寨,而西江千户苗寨更像是逛旅游商业街区,完全商业化了。
再说点题外话,几年前第一次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只有北门开放,同时也是长途公交车站点,河边的建筑还是矮小的木构排房,被外地人租下经营餐饮,老板说他们的青菜是家里老人刚从山上菜园子直接摘得,至少我们半信半疑,确实有不少种菜的自留地。我们晚上住的也是真正的吊脚楼,条件很艰苦,全部木质结构,踩在楼梯和楼板上咔咔作响,屋里弥漫的潮气,房间隔断很小,除了床就没有其它家具,公共厕所和洗漱间更是狭小。能住在这样原真性的建筑中令人兴奋,我们和屋主老板一起在院子中吃夜宵,欣赏千户苗寨的夜色,感受刚刚起步开始商业化的千户苗寨的环境。而现在这些破旧的吊脚楼很难被游客接受,全部换成钢筋水泥结构的标准间民居,居住条件与城镇看齐。原有空地上修建了更多的建筑,同时,景区开辟了西门,也是自驾导航的位置,从山岗高处直接下行到观景台,交通比较方便,还是那句话,访古要趁早,虽然景区建设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旅游效益越来越高,外部资本的加速介入,也会加速原真性的消失,没有真正的遗迹可以参观。
1、西江千户苗寨,网上介绍要点,西江苗寨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超过一千户苗族同胞居住在一起,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而成,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苗族素来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杂居,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2006年,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这些村寨,几乎都是现在苗族地区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村寨,其中大部分大寨都保留了苗族传统的吊脚楼建筑,是苗族建筑文化遗存的重要代表。苗族的吊脚楼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和建筑学价值,而且还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
2、朗德上寨古建筑群,郎德上寨四面群山环绕,村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流入美丽的丹江。跨溪有风雨木桥。郎德上寨民居依山而筑,为木质结构吊脚楼。有五条花街路通向寨中。东、西、北面置有木柱瓦顶护寨门楼,简称"寨门"。寨上,吊脚木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寨中道路、院坝及各户门庭,都用鹅卵石或青石镶砌铺就。寨中有两个铜鼓、芦笙场。国保碑就在演出用的主场子内。每天定时有仪式表演,拦门酒、歌舞等。
朗德上寨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