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2021-04-13 09:30:00)
标签:

潞河中学

卫氏楼

谢氏楼

潞友楼

通县旅游

分类: 北京六环外古迹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20173月混进了老北京网版主群组织的一次活动,参观通州潞河中学内的近代建筑,中午聚餐,下午继续参观通州清真寺等古迹,晚上交三张校园照片作业。老北京网的版主都是摄影高手,长枪短炮旁轴哈苏,在校园内拍老建筑的外立面,而我的关注点是五座老建筑内部的变化,想找一些早期学校公共建筑的痕迹,比如砖混建筑内有没有集中供电、供水、供暖、厕所下水道和校园井盖等设施遗存,地下室老烧结砖的酥化,最重要的是建筑内部木楼板的支撑和更换,所有早期木构件的腐蚀程度,特别是木构铁板组合屋脊漏雨的解决方案,结果非常遗憾,什么也没看不到,所拍摄校园建筑照片也都是歪的,校史展览也没看,留下很多未解的疑问。比如为什么这些最早期的校园建筑没有被推广,为什么早期农村的红砖建筑寿命很短,一般30年就拆毁重建,而潞河中学至今还在使用,这些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学校建筑的设计思想有没有启示作用,一座百年中学学校建筑能带来的思考,唯有潞河中学。

通县潞河中学主要以五座近代建筑而名声显赫,卫氏楼(1902年)、谢氏楼(1903年)、饭厅(老膳厅1919年)、文氏楼(1923年)和潞友楼(1935年),所有的校友都以此为傲,这种以建筑环境形成校园的凝聚力的现象在老牌大学很常见,而在老牌中学就很少见了。潞河中学以近代建筑群与自然园林环境和谐相处而闻名全国,可我觉得,通县洛河中学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建筑本身,也不是建筑的布局,而是早该报废的建筑还在使用,只能说是个奇迹。如果说1902年这些宿舍和教室非常先进,这些外来图纸建造的低层砖木结构建筑,经过60年后依然是中国最好的学校教室,因为60年代大多数农村学校还在清代所建的寺庙建筑中,而改革开放之后,这些老掉牙的建筑过了安全期限,如果不经过伤筋动骨的大修,肯定不会批准继续做校舍使用。比如核心建筑谢氏楼,1976年大地震基本废了,现在建筑是1987年重建的,保持外立面不变,或者内部布局不变。文氏楼和潞友楼都着过火,这些房子房顶经常漏雨等等,木质材料腐朽,所以,我也不纠结建筑内部的原真性,木构也可以换成钢筋水泥,安全使用是第一位的,而接近120年的学校建筑仍然在使用,没有改变是不可能的,而保证建筑外立面样式,就是延续一个美丽的神话。

1、潞河中学建筑布局的密码,北京建筑大学王晓俊老师对早期潞河中学建筑布局的演变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潞河书院,按大学标准设立,仿照西方大学选址,选择僻静广阔的郊外,在城外买地心建校舍,于1895年在(通县)新南门外购新址建成学校”“此时建筑布局,采用美国(北美)学校布局之风,建筑散落于校园之内,掩映于草丛之中”,潞河中学的建筑布局揭示了教会学校与其宗主国的密切关系,是美国校园建筑及文化的延伸。而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老通县新南门与潞河中学最早建筑“卫氏楼”“谢氏楼”形成一条中轴线,这也是潞河中学最初设计的交通大通道,占据了新南门外最好的地势,几乎老通县的新南门专门为教会学校而开,非常霸道的占用。而“卫氏楼”的北立面就成为正面,而现在的北立面几乎很少有人拍摄,非常隐蔽,当时给我第一眼的直觉更像一座城堡的外墙,两端的八角楼和四方楼就是城堡建筑的转角楼,只是没有完工,所以,“卫氏楼”本身是城堡中的一段围墙,一面直墙,两侧是斜墙,其实是城堡建筑中八面围墙的四分之一,这只是猜测,因为这些美国教士经历过1900年的义和团毁校过程,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在1902年建校过程中,有可能是“城堡”建筑的布局,我以“谢氏楼”前钟楼广场为中心,把“卫氏楼”整体旋转90度、180度、270度,刚好形成一座八边型闭合城堡式建筑,有很强的防御功能,这些建筑布局设计的巧合,也许是美国传教士最初的设想,不仅学校是封闭城堡,还有防护沟与协和湖形成护城河的效应,比较有趣,可惜,当时中国时局发生重大变化,“卫氏楼”并没有继续加长,反而留下了开放式的经典学校布局。成为无法效仿的中学学校外来标本。

2、建筑转角上尖头“锤子”的密码,潞河中学近代建筑上有一个统一的标识,就是在建筑物转角上做出一个尖头“锤子”的造型,对于砖混建筑而言,这种锤子造型很麻烦,容易掉落,还是不惜成本地做出来。我猜是传教士用来辟邪的心里暗示,还是庚子之乱带来的恐惧。这种建筑造型的来源是哥特式建筑的装饰构件,最早发源于欧洲城堡建筑,是转角箭楼的变形,而转角箭楼是城堡在冷兵器时代最有效的防御建筑,对于保护城墙阻止敌人进攻起到关键作用,在箭楼上视野开阔,适合做警卫,是城堡防御的杀手锏。而潞河中学近代建筑引入箭楼构件装饰元素,其用意不言而喻。只有最晚的潞友楼放弃了锤子的传统标识,比用担心锤子的坠落。

3、建筑地下室的密码,潞河中学所有近代建筑都有地下室工程,最早的两层建筑“卫氏楼”也有地下室,这是我唯一能进入参观的地下室。而“文氏楼”的地下室其实是半地下建筑,通过窗户采光,当办公室使用。我国早期砖混建筑不重视地面之下的工程,基本不会有地下工程,这是建筑寿命短的原因之一,而外来建筑规范对建筑地基工程十分重视,很大的预算费用用在看不见的地下,就是单层建筑也有很完备的地下基层项目,我拍摄了所有五座建筑地下室入口,可惜禁止进入未能参观,这些地下室经过改造成为各种建筑管道的暗藏通道,为老建筑现代化建设出力,地下室是建筑寿命延长的基石。

4、早期学校公共设施的密码,清代以前很少有学校之类的公共建筑存在,一般在大庙祠堂之类的建筑中聚集,不具备现代公共建筑的特质,比如“卫氏楼”的设计是宿舍或者教室,就要设计容纳一定人流的安全楼梯等公共建筑才涉及的重要元素,这是教会学校带来的实物样本,此后会逐步形成学校建筑的规范。我发现“卫氏楼”首层立面开间使用了超大的平劵拱,用竖砖砌筑平劵拱,实际上难度很大,对砌筑砂浆的要求很高,老工艺很容易脱落,现场有新增金属横梁保护,说明大跨度平劵拱不适合用砖砌筑,现在都用混凝土构件替代。而其它的早期公共设施基本没有,比如厕所,用水,取暖等等,早期厕所用马桶,用水可以去协和湖挑水,取暖用煤炉,这也是老建筑内部木结构毁灭的原因之一,总之,没有早期建筑公共建筑的秘密,包括检查了校园的井盖,没有早期的痕迹,这些老建筑估计不太好用,与现代学校建筑无法比拟,所以,能坚持下来就是奇迹。

其实,潞河中学近代建筑群没有什么密码,只有对老建筑外立面的坚持,现在又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902年至今,见证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感谢老鸵鸟大哥,颐和吴老大哥,感谢同行的老北京网版主们和北京古迹群的朋友。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通州近代学校建筑群(国七),潞河中学建筑密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