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都护在燕然
都护在燕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1,641
  • 关注人气:6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2020-12-23 09:30:00)
标签:

福州乌塔

乌石山

白塔

三坊七巷

福建旅游

分类: 其它南方古迹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又称为榕城,当我看到城市中心有大量摩崖石刻与榕树根系融合的惊人景观,终于体会到的榕城的魅力,在城市交通中也会看到为保护大榕树形成的环岛,加深对榕城的印象。福州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市内有一大堆的国保市省保市保,时间有限,我只选择了六个国保,除了华林寺大殿之外,另外五个目标比较集中,三坊七巷(国六)、林则徐宅和祠(国七),乌塔、(国五),乌石山、于山摩崖造像及石刻(国七),福州文庙(国六),徒步就可以参观。其中乌塔辈分儿最高,比较好定位,乌塔院内还有一座唐碑,是福州地区最早的石碑,乌塔本身所在的山岗叫乌石山,也是乌石山摩崖石刻和造像的所在地,而与乌塔对称的是白塔(省保),白塔所在地是于山摩崖石刻(与乌石山合并为同一个国保),乌塔和白塔自古以来就是福州古城的最耀眼的地标建筑,其中乌石山和于山也是福州古城登高望远的风景最佳处,成就了400多处宋至明清的摩崖石刻,在岩石上镌刻了福州的历史。

我开始也奇怪,怎么在在福州市区中心会有“山”,到了现场才会心一笑,乌石山和于山虽然叫“山”,其实也就北方的高坡坡,高度被周围开发的高楼大厦所淹没,沦落为街心公园,免费开放。而根据20-70年代的老照片来看,乌塔和白塔一直是福州古城最高的建筑物,雄霸古榕城的上空几百年之久,而乌塔超过千年,乌石山、于山这种双国保的风水地界,没有形成古城风貌保护区,反而被商业地产给干掉了,有点遗憾,现在两山周边乱哄哄看不出任何规划,好像都是见缝插针的违章建筑。对于开放的小公园,当地人不在意天天遛弯的环境是不是国保,有种幸福叫生在福州不知福,福州的书法和古迹人躺枪。我们远道而来的访古游客才会惊叹摩崖石刻和榕树长期融合的状态,为这里摩崖石刻的规模所折服,为南宋的石刻精彩所倾倒,这是福州最古而有魅力的地方,特别是在城市核心地带有宋元的摩崖石刻群,这是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也是独一份的天然历史遗产。

1、乌塔(国五),乌塔的建造年代是福建石塔中最早的,属于五代时期的石塔(941年),而福建的石塔,包含泉州开元寺双塔,莆田广化寺塔(释迦文佛塔)等众多的石塔,也是中国石塔的最顶级的代表作,而乌塔是福建此类石塔中的老祖宗,以乌塔开启福建石塔之旅也是一种巧合,这种石塔的基础建材是大型石条、石板,属于最耐久的自然材料,对开凿工具和运输吊装有一定的黑科技工具要求,建造成本高,在经济发达的南方比较流行,这次行程中看了十座国保级石塔,可见石塔的流行程度,另外,这种石塔比砖塔强度高,不易被个人破坏,砖可以被拿去再利用,而石材对于民宅基本无用,所以石塔保存下来的比例较高。乌塔是俗称,乌塔的“乌”字是岩石风化的颜色,我有点疑问,难道不是乌石山的“乌”字,乌塔和乌石山难道没有关联。其实,看看福州的老照片就非常清晰地指出乌塔的地理位置,乌塔是乌石山的旗帜,而白塔是于山的旗帜,两座山对峙而呼应,而两座山的旗帜也一样,千年以来一直是对峙而呼应,构成福州古城中心的露天石刻博物馆。

乌塔的文保牌的背景是榕树的根系,这是福州特色的文保牌背景。乌塔的全名叫“崇妙保圣坚牢塔”,是在唐塔的旧址上重建的石塔,强度比较坚牢。关于之前的旧塔还有一块唐碑,“敕建贞元无垢净光塔并序”碑,记录了建旧塔的事情,大意是唐贞元十五年(799),福建观察使柳冕建塔为唐德宗李适祝寿祈福。这是福州市现存最古老的石碑。乌塔的外形比例非常美,可惜没有找到数据,不能横向比对。而乌塔塔身最吸睛的八大金刚浮雕,不是原塔的石刻,而是明代后补上的石刻,原装的佛像显示黑色,全塔有46尊造像,七层佛塔分层供奉七位佛,这个比较有趣,福建众多石塔中很少有对每层供奉佛像的明确记录,而乌塔记录的十分详细,弥足珍贵。

是八角七层楼阁式石塔每层之间的距离比常见阁楼式塔短小,通高35米,基座被覆盖仅剩单层覆莲塔身层围以栏杆,向东开门,中砌石级塔道,二层以上交错设二门,施,护栏。大条石四层叠涩出檐,这是石塔中出檐比较大的样式,每层塔壁均砌佛龛,龛中嵌镶黑色页岩浮雕佛像,共46尊。塔上嵌有楷书塔名碑和建塔记。看老照片中石塔的平座层已毁,所以石塔显得纤细,出檐深远,有的不可思议,1957年维修后加上平座层,塔形由纤细变的有点臃肿,但在福建石塔中依然属于外形俊俏的类型。可惜,再也没有好角度能拍摄出乌塔傲世独立的好照片。

顺便把白塔的数据也记录一下,白塔(省保)嘉靖二十七年(1548)重建,八角七层砖塔,高41米。由塔内旋梯攀援登顶,塔形外观装饰比较简陋,有点像伸缩筒,灯塔的样子。

2、乌石山摩崖石刻和造像(国七),乌石山(乌山)曾经是福州古城的制高点,海拔86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来被庙宇道观所占据,福州古城最著名的双塔老照片,就是外国人租用山顶的建筑当教堂,用早期的摄影技术俯瞰福州双塔加文庙的景观。现在依然山顶建筑物很多,我们去的时候老气象台区正在施工,挖掘机拆除不少建筑,据说有佚失的老石刻出现。根据《福州摩崖石刻考略》(黄荣春)记录,乌石山有摩崖石刻289段,现存142段,佚失147段,损失50%,而这现存100多处摩崖石刻比较集中,最集中的地段有点漫山遍野都是石刻的视觉效果,吓坏了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北方人,这些石刻有宋代39段,元代18段、明代24段,我心想,这50多处宋元石刻精品,随便拿出一段放到北京西山,就是鹤立鸡群的效果,羡慕极了。据说乌石山最早的摩崖石刻是唐代(722年)李冰阳的《般若台记》,现在实物是1982年依据拓本新刻,拓本由福州博物馆保存。乌石山摩崖石刻有篆、隶、凯、草、行等书法字体,其中有不少名家,以凌霄台、冲天台、道山亭处最为密集,这里是居高观景的最佳场所,所以很多大字榜书以“台”为名,登高“”自远,可惜现在这些“”很低,淹没在榕树中,看不到远方的景观,即使看到也是周围新建的城市高楼建筑景观,没有了古人的诗意想象。

      乌石山还有极少量的造像,在公园角落里只找到宋代的一佛二菩萨造像龛,三圣佛石像,有题记模糊不清,其它没找到。

3、于山摩崖石刻(合并国七),从乌石山步行到于山不到十分钟,中间有文庙,于山比乌石山小,海拔56米,山上有几座开放的寺院,摩崖石刻属于经典类型,比如宋代最早的石刻,是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吕文仲题名石刻,最大的石刻是山南《南校场演武厅铭》,我最喜欢的榜题“平远台”石刻,都在于山景区内。记载说,于山摩崖石刻有160段,现存103段,其中宋代30段,元代2段,明代22段,鳌峰顶和戚公祠处比较集中。

     乌塔对白塔,乌石山对于山,两处摩崖石刻携手进入国七,现存80多处宋元时期的早期摩崖石刻,每段摩崖石刻文字后面都有各个时代的历史故事,每段的书法都有其艺术价值,福州古迹人好福气。同时也明白了武夷山摩崖石刻为什么没能进入国保,而下一站将是更高等级的摩崖石刻类国保,福州鼓山摩崖石刻(国五)。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福州乌塔,乌石山和于山摩崖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