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家大院湘峪古堡砥洎城郭峪古堡曹家大院 |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
2020年8月随北京古迹群二组入山西五日刷国保,享受山西推出免费旅游新政。本篇主要记录山西晋商大院建筑,这次看了九处山西古堡或者大院之类的建筑群,从国保名单中古建筑分类角度看,山西最早的大院建筑群是第五批国保,比如乔家大院,以拍影视剧而名扬天下,而实际上此类民居建筑的观赏性并不高,建筑规格和布局很类似,容易审美疲劳。这些山西晋商民居古建筑在第六批国保名单中呈现爆发趋势,比如郭峪村古建筑群、砥洎城、湘峪古堡、郭壁村古建筑群、窦庄古建筑群、王家大院、曹家大院,这些山西民居建筑的遗存保有量比较大,可以看到比较真实的建筑模样,不过现在处在大量复建期间,也很难看到原始状态了。而此后的古建筑群就有点水了,比如第七批有陈廷敬故居(皇城相府)和孔家大院,新修复的建筑比较多,为成为景区进行大量的环境改造,看不到原真性的建筑群了。这些对于大规模旅游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就是这些大院建筑群看点不足,不能多看,每个民居建筑群虽然都有自己的人文传承,很难体现出来,让旅游者连续参观民居院落也很单调,这是山西大院和古堡旅游发展的难题,只有破题之举才有希望。
我第一次看见这些古堡和大院民居也是很激动的,原因是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这么多明清砖混建筑的民居聚集地,唯有山西这个神奇的地方有民居高等砖混建筑的大量遗存,代表着我国古代砖木混合建筑的发展巅峰,这个巅峰期特指没有钢筋混凝土时代之前的巅峰,如果近代没有混凝土的发明和使用,形成不了楼盖材料技术上突破,砖混建筑就是这个巅峰。山西特有的高等级民居砖混建筑群,两层楼房建筑形式居多,这是与北京四合院建筑类型单体建筑最大的区别,也是山西大院民居独特的建筑特点。这种砖木混合建筑与传统大木构宗教建筑也有很大区别,这些砖木混合建筑的实际使用年限都在惊人的百年以上,几乎遍布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当年的民居繁荣胜景可见一斑。而我国在80年代以前,北方绝大多数地区很少见到二层楼房,50-60年代北方农村还有土坯房,能住上单层砖瓦房是刚解放的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的心愿。而那时山西人继承的祖宗的老房子都是二层砖瓦房的合院,每个古村中都有这样的砖混建筑遗存,透过这些现在看来破旧的老式砖混建筑,我看到建筑史中砖木混合民居的鼎盛时期,唯有山西大院和古堡是最好的见证。
最吸引我的是古堡建筑的布局和早期公共服务设施的细节,在实际的参观中没有惊喜的收获。我们对古堡建筑戏剧性造势宣传太少,比如在著名的美剧《权利的游戏》中有一座北方的古堡冬临城,是史塔克家族的根据地,也是北境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城堡和决战之地。电视剧中重要的冬临城没有太多细节的描述,估计电视剧的导演也没有想表达古代城堡的全景概念,而山西湘峪古堡、砥洎城都是非常完善的军事古堡建筑群,有完备的防守城墙和配套的防护体系,足以让编剧写出攻防战例,显示军事古堡和山西大院建筑群的防护功能,通过现代多媒体影视和游戏画面向世界介绍我们真实文物建筑群----山西古堡建筑的精妙和传承。这是一个旅游推广的虚拟方向。
山西民居中二层建筑砖木混合模式其实在技术上比较简单,最大特点是砌砖的砖墙由围护墙变为承重墙,成为建筑承重的核心部分,取代了大木构中用木立柱或石柱来承重的功能,木柱不再用来支撑屋面的重量,木构仅仅做为楼层分隔的横向支撑和辅助支撑,屋面构造虽然延续大木构硬山屋脊的方式,但受力结构简化,屋面全部重量放在砖墙垛上,这种技术的改变成为砖混建筑的重要过渡时期,所谓民居建筑巅峰也就是过渡期的巅峰。山西民居建筑屋面也有直接用砖拱形式(窑洞)替代木构屋面,这是黄土高原山西陕西民居建筑的共同特点。另外,合院中两侧的配房屋面常采用单面坡的屋脊,这些变化也是山西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值得关注,下面按参观时间顺序记录九处山西大院和古堡的民居砖混建筑群。
1、陈廷敬故居(皇城相府),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外城完工于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其中河山楼(1632年)是最高的建筑,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是城堡建筑防护的核心,也是最后的避难所,这是山西观赏性最高的大院建筑旅游项目。
2、
3、砥洎城,三面环水的古堡建筑,面积约2万平米,比较小的孤城。据说有一个明代(1638年)石碑,上面有砥洎城的规划设计石刻,叫“山城一览”碑刻,图中详细标出城廓的地理方位及主要建筑分布、每宅占地面积以及公共巷道和设施。可惜没见过实物,也没见过当地高人把碑刻与实际状况的比对,说是设计图而不是完工图,可能与现实差距比加大。砥洎城的城墙用古法炼铁的残留坩埚做骨料,形成成千上万的坩埚城墙,这是有特色的地方,另外,砥洎城内多为二至三层的楼阁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重檐硬山顶。楼的二层皆伸出平座、腰檐。砖混建筑整体用材考究,做工精细,可谓杰出之作。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