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2020-07-06 08:49:03)
标签:

光岳楼

天主教堂

孟庙

济宁东大寺

滏阳西八闸

分类: 河北天津山东古迹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201910月北京古迹群小分队在山东曲阜济宁一带五日刷保,行程2200公里,共刷41个国保,特记录若干篇,第篇主题11座寺观建筑和2处水利设施小合集,此行程所参观的寺庙建筑没有什么亮点,尽管聊城光岳楼和山陕会馆都是第三批国保,基本上都是明清建筑,只不过规模较大且保存完整。我比较纳闷的是,算起来一路看了十来处国保寺观建筑,没有一个是佛教寺庙,比如上篇说的少昊陵(祭奠上古大神),本篇涉及的光岳楼(鼓楼)、山陕会馆(关帝庙)、吕仙祠、巨野文庙大成殿、孟庙、曾庙、周公庙、青山寺(惠济公庙)、济宁东大寺(清真教)、大名天主教堂和兖州天主教堂,山东孔孟之道的核心地带果然非常神奇,也没有一处是佛教建筑,反而全覆盖了祭奠上古大神、文庙、武庙、儒教、道教、天主教、清真教,这些宗教类公共建筑的外形五花八门,也就是为了刷保而已,印象最深的是兖州天主教堂的主教居住的建筑,外廊用普通砖砌筑的尖肋栱券设计,可以说是砖混建筑屋盖的精彩实例,代表当时国外早期砖混建筑技术的应用范例,弥足珍贵,做为此篇的封面照片,顺便记录一下两处水利设施,滏阳河西八闸和兖州金口坝,知识点来自百度。

1、光岳楼(3-65,光岳楼能成为第三批国保,主要是体量大,在明代古城阁楼建筑中是排行第一位的巨型建筑。聊城古城的中央位置就是光岳楼,四层飞檐结构,33米的高度,如同古城中心的一座灯塔,不仅是登高远望,俯瞰全城景象,也是古城防御的指挥中心,通过旗语,信息可直达古城城墙上任何角落,是冷兵器时代城堡建筑的范例。明代之初对聊城古城给予高度重视。网上介绍,光岳楼建于1374年(明洪武七年)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楼阁,砖砌楼基和木构主楼组成,楼内匾联题刻琳琅满目。

2、山陕会馆(3-77,清代会馆建筑中能评为第三批国保,应该是出类拔萃的建筑群,木雕和石雕等建筑部件有清代的创新特色。聊城山陕会馆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乾隆八年(1743)山陕商人集资合建供奉武圣关羽的神庙与商业会馆相互结合的古代建筑群,所以也称为关帝庙, 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六万。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左右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我关注其收藏了一座金代古墓,砌砖古墓壁画比较古朴,有汉唐之风。

3黄粱梦吕仙祠(7-756,以成语“黄粱美梦”为主题的道教道场,在全国也是孤例,邯郸成语天下闻的见证。现建筑是明代嘉靖重建,清代民国建筑为主,有上万平米的占地面积,主体建筑包括有钟离殿、钟楼、鼓楼、吕祖殿、东王母殿西王公殿卢生殿,卢生就是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枕中记》的故事做梦的书生。建筑中吕祖殿有点特色,而石刻中影壁“蓬莱仙境”还行,小字题刻显示是明代的,与吕洞宾扯不上关系,算是古代借文学作品之名而建的本土信仰小庙。 

4、巨野文庙大成殿(7-1153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仅剩大成殿。现在建筑群是恢复的新建筑,我们去的时候正在闭门修缮。对大殿建筑没什么兴趣,反而是院内陈列两座比较完整的小石砌汉墓更吸引人,前几年挖电线杆坑偶然发现的,按原结构拼接陈列,其中一根羊头础十六曲线边石柱比较显眼,真是意外惊喜。

     5、孟庙、孟林孟府(3-83又称亚圣庙是儒家第二号人物,现址孟庙建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地震倾圮后重建。院内有亚圣殿、启圣殿、孟母殿、致严堂等殿宇64间,庙内共有碑碣石刻350余块,庙内古树苍郁。与三孔景区对应,孟庙也有三孟景区,孟庙、孟府和孟林,甚至多了一个国保孟母林墓群(7-600),纪念孟母三迁的著名教育事件。我是匆匆略过,没有太深的印象。与1907年法国沙畹拍摄的孟庙照片对比一下,巧的是沙畹喜欢的角度也是我拍的角度。

     6曾庙(6-617,又称宗圣庙,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弟子曾参的庙,历史上多次毁坏,现在是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清多次进行修缮。所以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曾庙占地面积27600平方米。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分正、左、右三路,共三进院落。主要建筑物30余座,殿、庑、亭、堂70余楹。庙内碑碣林立,古柏参天。

     7周公庙(7-1150,在周公庙门前可以刷两个国保,一个是周公庙自己,另一个是第一批国保遗址类的文保牌,鲁国故城遗址(1-145),真是一举两得。周公庙是纪念西周时期周公姬旦的祠庙,亦称元圣庙。陕西岐山县、洛阳都有周公庙,而鲁国故城遗址上的周公庙,是因为其儿子伯禽是鲁国第一代国君,周公庙就是鲁太庙,鲁国的祖庙。始建于宋,现在多是清代建筑,有殿亭门坊共57间,总面积75亩,庙内古树掩映。

8青山寺(7-1158、属于道教寺观,雨神庙,有一个小碑林,元明清石碑不少,进山口还有一个明代的泰山行宫的石牌坊,可见历史传承有序。叫青山寺是因为所在山的名字叫青山,老百姓俗称青山寺而得名。寺院叫惠济公庙,最早的名字叫焦王祠,非常罕见的小神仙,我觉得与山西雨神信仰有关,惠济公属于神农的后裔,寺观始建于宋,现在是新翻修的清代建筑,依山而建,层次分明,掩藏在青山植被之中,果然是有仙气的求雨胜地。

    9、济宁东大寺(6-619、中式古建筑风格的大型清真寺,全国五大古清真寺之一,全寺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成化年间初具规模,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大兴营造,古清真寺的典范,保存了一些石碑。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大门、邦克亭、大殿、望月楼等四部分,中轴线两侧是南北讲堂、水房,碑廊等。用于礼拜的大殿是古清真寺的建筑难点卷棚、前殿和后窑殿三部分以勾连搭形式组成建筑面积达1057平方米。我们赶上维修一周关闭,看看大门而已。

10、兖州天主教堂(7-1779,教堂主体建筑已经毁灭,有老照片可瞻仰。所能看见的是兖州府主教公署旧址,也就是主教的居所(1901年建),极其周围的附属建筑群,依然可以感觉到兖州天主教建筑群的巨大规模和奢饰之极,说规模巨大,是因为周围可见早期砖混楼的残破建筑,当年这可是德国最新的砖混技术建筑,据说宗教建筑群的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征地1400亩,形成一个全国最大的天主教小社会。说奢饰之极,是因为仅仅一个主教的居住地,两层砖混建筑的装饰风格可以说达到极致,可能是当年同类建筑的巅峰。我第一眼就看见建筑外廊用普通砖砌筑的尖肋栱券,把砖拱的技巧推向了极致,德国人敢这么施工,真是服了。恭敬地贴出砖砌尖肋栱券为封面照片,其它建筑装饰细节可参考网上照片,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黏土砖装饰技巧,极简的奢饰。

    11、大名天主教堂(7-1639,近代建筑的上乘之作,大名府的天主教堂的规模不小,建筑细节精美,外来宗教类砖混建筑的经典。始建于1918年,教堂单体建筑面积约1440平方米,为钟楼和礼拜堂一体的哥特式建筑,钟楼高46米,超过北京最大的西什库教堂的高度,礼拜堂高约18.5,跨度11米,这种大跨度屋顶设计是哥特式天主教堂的特点,为我们展现了哥特式教堂交叉尖拱,其受力模式由侧墙承受推力演变为沿着拱交线经过柱传力的“框架模式”,同时通过两侧的“飞扶壁”与端部厚实的拱壁形成一个“有侧移框架”来抵抗水平推力。宗教建筑带来的国际上最流行的砖混建筑结构设计理念,可惜,这种大跨度结构设计我仅仅见有教堂的实例,没有推广至礼堂之类的建筑上。

         12兖州金口坝(7-1136,水利设施古迹,百米长的石砌坝体,设有闸口。元代取名为金口坝,现在规模是明代所建,网上介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开会通河,乃修胄旧渠,为滚水石坝,引泗入运"。元仁宗延佑四年(1317),疏为二洞,装置闸门,视季节水势而启闭,自此定名为"金口坝"。明成化七年(1471),都有水主事张克谦"结庐督修此坝"历时九月,工竣坝在。

  13、滏阳河西八闸(7-747,明代水利设施古迹,明嘉靖九年(1530)开建,现在继续发挥作用。按斯飞坐标定位导航,选择穿过申刘庄村或者西王村附近的一座小桥,路难走差点发生剐蹭,停车也困难。不如停在s311大街上然后走过去保险。西八闸有八处水闸,我们仅去了一处,有石碑,我在现场感慨万千,滏阳河水依旧通过明代的水利设施浇灌着万亩良田,在老闸口的基础上竖立起中国水利的标识,水利工程造福于社会几百年,功德无量,虽然很简单的河道一级闸口,渠道二级分水闸口,水渠网格分布延伸到远方,几百年保持水位不变也是神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光岳楼,13座建筑和水利设施小合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