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都护在燕然
都护在燕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1,641
  • 关注人气:6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2020-01-26 10:47:50)
标签:

安岳孔雀洞

孔雀明王

四川石窟

四川大足

杂谈

分类: 其它南方古迹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前提摘要:四川石窟造像的数量和种类位居全国之首,2019年底北京古迹群年会上,古迹寻游分享四川安岳石窟群的攻略,随后组织四川石窟八天实地访古,主要涉及广元石窟、安岳石窟,大足石窟和邛崃石窟,由四川网友吉燠现场指导。本四川石窟系列包括:1毗沙门造像、2孔雀明王造像、3天龙八部浮雕、4净土变、5药师佛经变(十二神将)、6柳本尊造像等等。攻略参见天翔128博客。

第二篇,安岳孔雀洞,骑大鸟的神明

        本篇记录四处孔雀明王造像,孔雀明王的信仰在中原很少见,几乎在传统的佛教史上看不到,只能归于密教之类。中原地区常见的“明王”像一定是佛和菩萨的愤怒像,简单说是要杀人时露出的骇人面目,这是佛教中核威慑的力量所在。只有孔雀明王例外,虽然也叫明王,确是菩萨的慈祥装扮。孔雀明王顾名思义,不骑狮子不骑大象不骑马,骑着一只大孔雀,辨识度极高,就是造像的平衡度不好把握,上面莲台、神明肉身和背光又大又重,孔雀细腿底盘小,好比骑个奔跑的大鸵鸟不太稳,根本无法平衡。

        骑孔雀的神仙不止孔雀明王一个,佛教五方佛中的西方阿弥陀佛也是骑个孔雀,最近在北京世纪坛展出的敦煌285窟(西魏538年)的壁画中,有鸠摩罗天的形象,骑个孔雀(或大鸟),他是摩醯首罗天的儿子,形象来源于印度教主神湿婆的儿子,在印度很有名,算是现存比较早的骑孔雀的神祗。四川石窟中的孔雀明王造像多是宋代,全部是单独供奉,级别很高,可见这种骑鸟的佛教空军部队很受四川人民的欢迎,一般的神仙都是踩着云代步,给人慢悠悠的感觉,菩萨穿戴复杂不能像猴子一样翻跟头云,瞬间十万八千里,所以,以大鸟为坐骑是很炫目的造型,在空中自由来往,这样孔雀明王有比其他菩萨造像更明显的优势,这就是所谓品牌营销中的最大亮点,在四川地区开花结果。

        关于孔雀明王信仰的理论依据,摘录网上有关新版《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注释汇编)》内容简介:《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是最早在华土汉地翻译和传播的密教经典。其汉译本有六种之多。收录于"元藏"、"清藏"、"中华藏"等大藏及日本之"大正藏"、高丽王朝之"高丽藏"。流传在民间的各种经折本、手抄本、石刻经、经幢以及出土的遗迹残卷等,分布地域之广,遍布大江南北,时间之长,遍及历朝历代。其中唐义净三藏翻译的《佛说大孔雀咒王经》、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翻译的《孔雀王咒经》算比较早的译本,中原地区有罕见的泥塑像,但是,遍布大江南北的说法不知是哪个朝代的事情了,现在只有四川石窟保留着孔雀明王信仰的精华。

        这次我们参观了四处孔雀明王造像窟,现场很惊奇,孔雀背个神明真的很累。

1、四川安岳孔雀洞,该石窟开凿时间为北宋,孔雀洞高4.7米,宽4.3米,进深2.7米。造像超过3米。这里的孔雀最漂亮,体型比较大,可惜腿以下的造型消失了,可能和大佛湾一样,没有造型。明王造像也是最漂亮的,四肢手臂造型很和谐自然,各持宝物。孔雀明王脸和身上的那些黑色,有说是彩妆颜料经长期氧化而成,有说是香火熏的,并不影响明王的整体形象,反而更显得古朴。明王的宝冠是重点,与安岳地区同时期的菩萨头像一致,冠上有佛像,以为是明王的真身。孔雀明王身后墙壁雕刻的是孔雀明王经变图,左右各有一护法武士像,上侧各刻绘一组跟班眷属神像。左壁残,对应右壁刻仅有一组天帝战胜阿修罗的经变图,阿修罗的造型很酷,对阵很激烈,艺术表现性极强,相比之下,另外三处相同题材石刻都是渣渣。

2、大足宝顶山大佛湾孔雀明王造像,开凿于南宋(1174-1252),龛高5.9米,宽5.6米,深2.6米,造像高超过4米,这龛造像是最大的孔雀明王,孔雀明王身后窟壁分三层,以半圆弧面展开几乎是圆雕的经变图,很难看明白。有榜题文字说明,所描述的经变故事最多,可以说是最著名的孔雀明王的模范样板。比如左侧石壁“沙底比丘被蛇咬”的故事,榜题文字:“大藏经云,有一苾芻名曰莎底,出家未久”等,这是孔雀经的缘起故事。另外有“孔雀采女”的故事,有“天胜修罗”的故事,这些故事单体造像较大,但缺少生动传神的灵气。大佛湾造像都是以体量取胜。

3、大足北山孔雀明王造像,开凿时间有年款题记,孔雀明王造像基座上刻字“丙午岁伏元俊男世能鐫此一身”。应是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这是一座唯一可以称为“石窟”的造像,进深有6米,最深的明王窟,高3.47米,宽3.22米。孔雀明王造像位于窟内正中,好像代替了中心柱,窟内二面遍刻诸佛,共950尊,四周可绕行中间的明王造像,整个石窟是最完整的孔雀明王曼荼罗。网上资料显示,在《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包含诸如七佛,大梵天王、帝释天等等八百多位。这八百多位佛菩萨、天人鬼神,同共宣说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真言,护持佛法。“孔雀经仪轨”又将此庞大的阵容化简为三界道,六十多位诸神。佛菩萨和众多的鬼神共赴一会,比较类似现在的水陆大法会。我们只能在铁栏杆外拍摄,看不到太多的细节,非常遗憾。

4、大足石门山孔雀明王造像,此龛开凿于南宋(1131-1162)。是四处孔雀明王像中最小的一龛,也是非常袖珍完整的孔雀明王曼荼罗,明王像背上有巨大的背光,所以从造型上根本无法平衡,实际上明王不是骑着孔雀,只是宝座前有一只展翅的孔雀,装装样子,石壁后面是孔雀经变图故事,三列小造像,比较分散,看不出互相呼应的关系,据说和宝顶山的内容差不多,表达方式比较呆板,明王四肢造型僵硬,保存的很完整,很适合近距离欣赏。

        四处孔雀明王造像龛(窟),粗看都是骑着一只大孔雀,细看其实各有特色,没有相同的地方,记住这个四只手的明王像,没有明王的威慑,只有菩萨的心肠。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四川石窟(二),四处孔雀明王造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