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舍利塔,石窟群和唐碑

标签:
栖霞寺舍利塔南朝石窟明征君碑最大石塔 |
分类: 其它南方古迹 |
再说石窟群,在学术界地位较高,佛像本土化的先驱,中原佛像样式的鼻祖,开凿时间比较早,早于龙门石窟,官网介绍,南齐永明七年(489年),至天监十年(511年)陆续凿成无量殿(又称三圣殿、大佛殿),中为无量寿佛坐像,通高12米,观音、势至两菩萨左右侍立,均高约10米。其实,无梁殿及大佛像是后来维修变样的,游客不经过专家指点,很难见到早期南朝佛像的影子,石窟群的佛像基本被破坏,没有仔细参观,就拍了飞天窟的飞天像,仅仅记住老邵说山上有一龛,保存有目前说发现的最早年款题记,梁中大通二年(530年),整个石窟群可以感觉到千佛岩的规模,恢复的佛像不看也罢。
最后说唐代石碑,“栖霞”两个大字书法是标签,是唐高宗的亲笔。网上摘抄,碑为唐上元三年(676年)所立。文是高宗李治所撰,唐代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现尚存2363 字,仅缺13字,字迹清晰可辨,书体为行书,通篇四六韵文,后用10首铭词结束。经地质专家确认,碑材采自栖霞山,是栖霞组灰岩石,又系动物化石。碑表面梅花状斑纹均是2.8亿年前生长于浅海中的动物海百合茎化石与中国孔珊瑚化石。这个化石真没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