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云台,展示四大天王的业余爱好(上)

标签:
居庸关云台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琵琶 |
分类: 北京六环外古迹 |
2016年写过一篇《居庸关云台,浮雕表达元代信仰的最后挣扎》,偏重于云台的石条结构,而对浮雕本身没有很仔细欣赏。最近带四川网友吉燠和妞小花再次来云台,吉燠因为看了很多四川石窟,被网友戏称为蜀王,对石刻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看到云台的浮雕也惊叹,拍摄比较仔细,这让我想重点记录一下云台的四大天王浮雕。
仔细看了四幅东西南北天王的浮雕,突然发现后世的四大天王的形象完全被戏曲化了,假借“风调雨顺”之名,展示了四大天王的业余爱好,完全没有体现守护四方的军人职责,四大天王中,一个玩琴的(音乐),一个玩蛇的(宠物),一个玩塔的(古董),唯一一个拿着大宝剑,不是武力震慑,而是喜欢练武健身,可以说是个玩弓箭的,可见,四大天王,全是把狂热的业余爱好变成职业技能的高手。
从这些造像的面孔形象还是看出以夜叉团队为主,体现了四大天王眷属团队中夜叉信仰的基因,从这些造型的形体和位置明显地看出三个等级,我把最高的是叫家臣(副将夜叉),另一侧的叫家奴(持武器的夜叉),地位最低的叫家宠物,也是捧脚夜叉。在印度夜叉信仰早于佛教,夜叉是半神,而不是流传于中原之后误传为恶鬼。这些夜叉都是天王的属下,其中唯一一个家臣副将有人的面孔,文官手持芴板装扮,夜叉中的小清新。
另外四个被踩的中原道教神像,风雨雷电四神,不再叙述,只有电母是唯一的人形,其实,仅仅因为“风调雨顺”何须四大天王联合执法整那么大排场,村里的一个小龙王庙就全解决了。所以,这里的四大天王要保的是三界的安宁。
以下分别介绍四大天王浮雕,第一个介绍的是东方持国天王,进北京方向左手第一个,玩音乐的哪位主儿。先说手中的古琵琶,与现在的琵琶完全不同,以现存的残图分析,可以看出天王手中的琵琶为三根弦,两侧有音孔,用拨叉弹奏。琵琶面板上有精美的一龙二风装饰,可以与那些国内外博物馆中珍藏的古琴媲美。与现代琵琶一点不沾边,与丝绸之路中壁画中的古琴相近,这种琵琶是杜撰的还是失传了不得而知。
元代的四大天王像算是比较早的组合,明清以后就普及了,但更早的四大天王像很少单独被供奉,一般列队在20诸天的队伍中,我特意参观了早期四大天王的彩塑,比如善化寺大雄宝殿金代的二十四诸天,也是后补的现代琵琶,早期的手持器物都不见了,根据早期佛经仪轨,也没有琴啦、伞啦这些后世编排的法器。云台浮雕依据《恶趣清净恒特罗经》四大天王曼荼罗系统仪轨,搞不懂,为了除去恶趣,必须有人生的业余爱好,比如音乐。
东方持国天王家臣,夜叉人形,身穿重甲胄,手握钢鞭,有《摩诃摩耶经》中介绍,东方天王叫提头赖吒,不如持国天王好听,东方天王第一辅臣,名摩尼跋陀罗,二名富那跋陀罗,三名金毗罗,统领一切诸鬼神等。这个手持钢鞭的辅臣形象,我猜是金毗罗,因为名字好记。
东方持国天王家奴,夜叉人形,别的家奴都捧着主人的兵器,这个家奴捧着主人的乐谱,与主人的乐器呼应,带樱穂的蒙古毡帽非常有特点,含义深远。
东方持国天王的家宠物,捧脚夜叉形,头上有犄角,形体变小,夜叉兼有鬼怪的样子,开始变种了,这个夜叉鬼非常特殊,也可以称为“蝎子夜叉”,在它的胳膊上有一只蝎子,夜叉的表情在于蝎子互动,玩耍的气氛,又是业余爱好啊,这个佛教浮雕中有多少业余爱好啊。
东方持国天王脚踩的道教神仙是电母,不屈的电母,被天王踩着也要保持神仙范儿,头饰一点也不凌乱,仪态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