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2017-01-01 16:12:11)
标签:

云冈石窟

佛学

旅游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本文摘要:通过云冈石窟三个石窟(18窟,6窟,3的照片,体验什么是大型石窟。

   北京古迹群组织重游云冈石窟,一方面是“玩在大同”PPT发售了超值的游览年票,另一方面是大同古迹的独特魅力。行程记录于“古迹寻游的博客”20161217北京古迹群大同宣化纪行》,虽然是重游,感觉如初见。这次是五华洞修缮后第一次开放,增加了石窟前檐的木结构建筑,再也拍摄不到壮观的大殿立柱的岩石外立面,替代它的是崭新的高层木结构外立面,好在终于可以看到石窟内部的景象了。我这次重点体验云冈石窟的大气,这是其他国内同类石窟所没有的特色。说到大型石窟,先把摩崖佛像排除在外,比如乐山大佛,米高扬大佛,这些世界著名的大佛属于露天大佛,没有自己的石窟。至于国外石窟的情况一点不了解,云游四海的谢田老师介绍过印度的埃洛拉石窟,那是全世界最大的石窟群,佛教建筑印度是祖先,但那个石窟群比云冈石窟晚几百年,在国内范围,云冈石窟的大佛窟的建筑制式是唯一的范例。

网上有张华先生的《云冈石窟洞窟形制的特征与布局》等等文章,对云冈石窟有专业的介绍。石窟按专业分类有四大类,四壁三龛式窟,大佛窟,佛殿窟和中心塔柱式窟(塔庙窟),按我自己理解就两大类,一个是单一居室,最大的特征是站在石窟内可以环顾石窟四壁的浮雕。主要包括四壁三龛式窟和大佛窟,大佛窟只是放大的四壁三龛式窟,这种大佛窟是云冈石窟的专利,16-20窟的昙曜五窟就是典型代表。另一个是复合居室,比如有中心柱支撑的洞窟,两侧有回廊,后室,也有前厅加廊柱的,总之是塔庙窟和佛殿窟的变异集合,5-12窟是典型的代表,也是云冈石窟最精华的所在。而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三窟的形制,虽然是半成品,但其设计规模简直是超现实的奇幻。

先说一居室的大佛窟,我们常见的一般石窟绝大部分是四壁三龛式窟,连唐代的石浮图也是如此,而云冈的大佛窟不是简单的四壁三龛式窟放大版,大的有些惊人。以18窟为例,最宽为18.7米,最大进深7.7米,呈马蹄状,石窟一居室面积估计约90平米,大佛高度15.7米,佛窟高度估算17米,相当于五层楼的高度。进门看见一个90平米的一居室,高度有五层楼,是什么样的感觉。再从另一方面说大佛窟的“大”,18窟开凿的石方量估计有1000多立方米,约2600多吨,其工作量骇人,比方说一般的小石窟,开凿石方量也就半间小房子,十几吨重量一辆车就拉走了,而云冈石窟的一个大佛窟,就需要100多辆车,与小石窟的空间比是1:50,一个大佛窟相当于50个小石窟,可见大佛窟的皇家顶级大气魄。

这种大佛石窟除了石窟门劵之外,门上一定要有明窗,明窗的周边一定要有精美的雕刻,18窟的明窗的面积甚至超过的大门,光线从明窗照进石窟,我猜也是大佛想看看外界的窗口。关于18窟大佛网上有详细的介绍,不再复制。昙曜五窟是早期的五个大佛窟,而第20窟因为崖壁坍塌,也就是一居室的大门和山墙都没了,成了露天大佛,这也是天机,大佛因祸得福,20窟大佛成了云冈石窟的最著名标志性的大佛,名扬天下,而其它更大的佛只能躲在一居室里,继续修炼自身。

再说复合居室的石窟,特征是石窟有几个不同分区,比如有中心柱石窟,因为有中心柱设计而形成两侧的回廊,石窟不能在门口就一览无余看到内部的浮雕,必须走进石窟里面,穿过回廊走到后室,没有中心柱建筑的石窟,则是通过岩石壁隔层分前后室。以第六窟为例,不算清代所建四层木结构的前室面积,石窟结构是“回”字型,石窟建筑面积约有180多平米,减去中心柱的面积,使用面积150多平米,高度15米,石方的开凿量约2000立方米,比第18窟的大佛窟多一倍,因为有中心塔柱设计,石窟立面表面积增加很多,石刻雕塑面积大大超过18窟,而且所有石壁都经过雕刻处理,绝对的精装修,没有毛坯表面。所以,这个第六窟是云冈石窟精华中的精华,网上都是赞美之言,雕刻最精美,佛像最多,佛教故事内容最多,四壁所刻浮雕佛自出生到般涅一生37幅,是北魏時期石窟寺佛本生故事中的珍品。我只是想说,参观这个石窟,仅仅围着中心塔走几圈都不够,应该有木梯子,分二层爬高参观,中心塔柱的佛像雕塑也是按二层分布的,没有梯子无法体验高处浮雕带来的震撼,也无法完全体验出这个巨大石窟的魅力。

 
 最后说第三窟,这个石窟的巨大更超过了我的想象能力。第一次参观云冈石窟把第三窟给漏了,从外面看以为是一堆小石窟的集合,而这次认真地站在第三窟的外面,久久地凝视着个没有完成的奇幻工程。第三窟也称为“灵岩寺”,东门门劵上石匾还有“灵岩寺”三个字,石窟现有的外立面长
50米,高度25米,第二层有外露的中心柱,佛造像已经完全风化,第三层有很多窗口,里面是什么样子也无法猜测,估计有宏大的木结构与石窟互相配合。内部的主要通道为“凹”型设计,又分为前后室,也无法猜测是不是最终的设计结构。现有的开凿量已经远远超过其它窟,因为是半成品,佛像也没完工,连专业的人士也没兴趣去研究,留下未知的谜团。所以,第三窟,不属于一居室石窟,也不属于复合居室石窟,而是一种巨大的半成品石窟,也许在规模上是中国石窟之最。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云冈石窟,感受“大佛窟”的磅礴大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