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都护在燕然
都护在燕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709
  • 关注人气:6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增湘,云水洞留墨迹到此一游和“凤窝”石刻

(2016-10-20 17:56:59)
分类: 北京六环外古迹

傅增湘,云水洞留墨迹到此一游和“凤窝”石刻

 

     上周,
在上方山云水洞拍到几处墨迹留言,其中一处“吴定傅增湘同游傅岳叶@于洞外@丁卯四月八日也”,丁卯年是1927年,其中听说过傅增湘,夏天和天翔、片石孤云一起找过傅家家族墓地的巨大的摩崖石刻“凤窝”,朋友知道他老人家太喜欢书法和刻字了,把他家墓地也装饰一下书法作品。我也顺便学习了傅老先生的生平,在民国非常有名,文化大家。能和他同游的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吴定也是一个收藏家,傅岳叶没有查到,可能是家属,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进云水洞,给人感觉这个留言涂鸦是挤得儿傅岳叶的。

傅增湘,字润沅、沅叔,1949年逝世,葬于福田公墓。四川泸州江安人。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藏书家、考古学家。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1898年入翰林院为庶吉士。1905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女子学校:天津女子公学,1907年创办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现天津美院)。为中国历史上开办女学教育第一人。1917年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1927年担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

把杨亦武老师的文章转贴过来,讲述傅增湘和房山旅游的特殊情分,值得珍惜。我也偷个懒。

“傅增湘,是民国时期的着名人物。他平生好游,自称“生平雅嗜山游,三十年来南北名胜,攀陟殆遍,而燕京近郊山水,登览尤频。”民国七年(1918)春天,北洋军阀政府决定安置在华的德奥两国的侨民于房山县的云居寺,为此傅增湘来房山县实地考察。考察期间傅增湘来到了上方山,为上方山悠久的佛教文化和神奇的自然风光所倾倒。此后,上方山成了他的屡游之地,每逢春秋佳日,必策杖登临。

傅增湘的好友王毓霖在房山县的周口店经营矿业。这里距上方山不过十几公里的路程,王毓霖也喜欢上方山,经常到上方山观光,因此深以路途险阻为忧。一天王毓霖到傅增湘的藏园造访,傅增湘和他谈及修路的设想。王毓霖经营实业,颇有些钱财,在傅增湘的鼓动下,王毓霖决定出资修建通往上方山的公路。王毓霖亲自勘察所经路线,亲自主持规划设计。王毓霖热心公益,得到了房山县政府和县路局以及当地驻军的支持,当年修路工程十分艰巨,遇山需劈开山体,逢涧要迭砌石桥,经过艰苦的施工,在七七事变的前一年即民国二十五年(1936)冬,开通了自瓦井至上方山的汽车路,游人可以乘汽车直达上方山下。上方山旅游进一步兴旺起来,上方山游人大增,汽车路开通的当年,仅旅游旺季的四五月份,上方山接待游人就达二百余人,这在当年已经十分可观。

在汽车路修通的同时,上方山的第一部旅游读物也应运而生,这就是《房山游记汇编》。倡编这部旅游读物的还是傅增湘和王毓霖。当年,房山名胜的游记结集出版,定名《房山游记汇编》,傅增湘亲自为书作序,于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7月出版。全书共收录有关房山名胜的游记22篇,这22篇中有关上方山游记多达16篇,此外的一些篇目则涉及了房山的云居寺、红螺险等名胜。这些游记不乏周忱、徐渭、袁宏道等一些大家的手笔。游记作家中,还有法国人普意雅和日本人太田喜久雄。《房山旅游记汇编》出版后,分别在北平东安市场内中华商场的中原书店、北平王府井大街同生照相馆、北平王府井大街五兴照相材料行、北平王府井大街东方照相馆、北平东长安街十五号中内饭店寄售。这是上方山的第一部旅游读物,也是房山区历史上的第一部旅游读物”。

   我也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民国时期的旅游博客汇编。

 

(后补充,天翔提醒,嶽不是狱,傅岳棻,(1878—1951),字治乡,号娟净,男.汉族,著名国文教授,清光绪举人。湖北省武昌市(江夏县)人。优级师范毕业,历任山西抚署文案,1904年任山西大学堂教务长及代理监督,京师学部总务司司长,普通司司长,1912年任北京政府国务院铨叙局佥事、参事,教育部次长,代理部务;后任国立北平大学、私立中国学院、河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47年任《湖北文徵》部纂。l951年逝世,终年73岁。

吴定(1887~1947年),字静庵,号寒匏,室名寒匏簃。江苏镇江人。是近代名词家、南社社员吴眉孙(痒)的四弟。擅辞翰、能书画、富收藏。

 

傅增湘,云水洞留墨迹到此一游和“凤窝”石刻

傅增湘,云水洞留墨迹到此一游和“凤窝”石刻

傅增湘,云水洞留墨迹到此一游和“凤窝”石刻

 

以下是傅增湘家族墓地石刻的照片:

 

傅增湘,云水洞留墨迹到此一游和“凤窝”石刻

 

傅增湘,云水洞留墨迹到此一游和“凤窝”石刻

 

傅增湘,云水洞留墨迹到此一游和“凤窝”石刻

 

傅增湘,云水洞留墨迹到此一游和“凤窝”石刻

 

傅增湘,云水洞留墨迹到此一游和“凤窝”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