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寺石塔,北京最野的唐代小石塔

标签:
下寺塔石浮图唐塔 |
分类: 北京六环外古迹 |
天翔群主对石塔的刻字有一些补充发现,书上说的刻字“仙仁水”是错误的,应该是“仙仁飛”,表示僧人修炼的山洞位置险峻,“如来愁”“上天桥”都是类似的形容,现在此处都是羊圈,看不到以前的任何灵气,贫瘠荒山一座,山羊的乐园,对于旅游没有一丝的观赏性。另外就是下寺塔,第一层塔檐石板的线刻花饰中央,有一个“王”字,很清晰,不像是涂鸦,这个塔的密檐层每层都有不同的花饰,不好拍摄,有没有其他的字也不好说,留下一个悬念。同样的密檐石塔没有石门,只有单层石塔有石门,这个塔不是单层塔,确有石门轴,与云居寺四个同伴不太一样。
唐诗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唐诗中对浮图的赞美很精妙,但是,唐诗中的浮图多是大雁塔一类的巨塔,而石浮图一类纪念逝去亲人的小型石佛塔,我没有找到诗歌对其描述,也许是我只会50首唐诗,不知道那些会背一万多首唐诗的大咖们能否找到。房山也曾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故乡,贾岛喜欢探游寺院,其关于寺院的诗流传千古,下寺塔附近僧人修炼的山洞,呈“方形”,里面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和槎木头的方墙洞,我把峭壁上方形山洞叫“上方”,贾岛有一首诗,描述了“上方”,寻石瓮寺上方(贾岛),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
僧人修炼的山洞,都是好接受wifi信号的地方,原来如此,天外有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