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寺,老寺院建筑保护的一种范例

标签:
双寺胡同双寺西绦胡同石碑阳光老宅院酒店 |
分类: 北京人身边的古迹 |
伽蓝寺庙有个规矩,看韦陀的持剑的姿势就知道本寺院是否接收云游的僧人,说是有三种姿势,一种是寺院管吃管住,大庙的气度,多一双筷子而已;一种是不管吃不管住,皇家自己的寺院,不问江湖;第三种是只管一个,管住不管吃,管吃不管住,尽了小庙的微薄能力。今天到了双寺这里,感觉开创了第四种姿势,管吃管住,但必须自己掏高价银子,寺庙变成高档旅店,古来寺院就有收纳游客的最基本的职责,无论是城镇,还是山野乡村,寺院都是路人投宿的最佳选择,古人说出家,那是去寺院修行,今人说出家,那是出门旅行,既然古寺不能恢复成原教义的道场,变身旅店看来是个好道儿。正如我刚走进双寺的院子,就看到一群老外从西配殿的标间出来,伸着懒腰,慢慢走路过石碑,走过做为会议室的大殿,走过院子里参天的大树,消失在古老的连廊中,去鼓楼游玩去了,真是一种穿越的感觉,古人相信那些菩萨神仙就生活在这种供奉他们的相似环境中,想象中的天堂楼阁,在双寺,没有了泥胎塑像,反而住进了活生生的人类自己。
看到什刹海的寺庙分布图,基本都拜访过了,只有一个叫“双寺”的地方没去过,说是属于什刹海的寺院有点不合适,寺院的位置远在北二环鼓楼桥西南,有个胡同,双寺胡同,就是为这两个寺院命名的,可怜这双寺胡同成了双寺夹道,只能过三轮车,可见双寺和周边的居民当年有多么霸道,高大的院墙和民房楞把胡同挤成一条缝。其实双寺是两个寺,都有自己的名字,早建一点的叫广济寺,和西四那个著名的广济寺同名,位置在西侧,晚建一点叫嘉慈寺,位置在东侧,现在已无存,奇怪的是广济寺的名字,两个都是明成化初期由新皇帝御赐的寺庙名字,1464-1466年之间,都有石碑铭记证明,难道皇上喜欢广济寺的名字,恨不得把新建寺院都御赐叫广济寺。
也许后来这个广济寺的发展无法和西四的比肩,只好让位,靠着叫双寺的名字也名声大震,而所谓真名广济寺只存在于石碑记载,在老北京网有一贴说,双寺现存石碑6通,国图均有拓片。明成化十六年孙添济撰敕赐广济寺碑记、共成胜缘碑记;万历九年欧大任撰敕赐广济寺重修碑记;万历九年广济寺立禅能蠲修行记略碑记;万历三十一年王升撰明重修双寺碑记;万历四十年丘禾宝撰敕赐嘉慈寺重修碑记。现在的酒店能看到石碑的实物,这是酒店投资者的高明之处。
双寺的网上介绍地址在双寺胡同11号,估计原来的山门在这里,现在变成一个紧闭的后门,防火通道,而真正的大门在西绦胡同2号,阳光老宅院酒店的大门,大门旁边的那个楼房脊侧面有个标识,“195110建”,也是建国初期的文物了,我个人十分喜欢老寺院能以这样的身份延续下去,住在曾经的古庙里,周围全是区文物级建筑,能在藏经楼的二楼看日落,能在直径超过1米的楸树下看日出,咱们这些喜欢古迹的奇葩会是个啥心情,当然房客素质要高,比如那个双龙雕刻的香炉座就不能当棋盘,各个房间不能见火,损失的都是文物啊,管理水平很重要,要是女服务员都是古代装束就更好了,小费要收碎银子,欧元美元也凑活儿。
前一篇:积水潭,西海边的三官庙
后一篇:成都宽窄巷,留住过去时光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