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胡同里的民国私人小楼,不断更新中

标签:
民国建筑小洋楼 |
分类: 北京人身边的古迹 |
这个时期的公共建筑最经典的都在南京,上海,北京也有在东交民巷等等,都是著名的大型公共建筑,比如教堂,银行,学校,政府办公大楼,大型商业建筑,有网友专门寻访民国建筑,佩服,但是咱这里不带他们玩,私人的定义是家庭住宅,这个时期也有很多私人洋楼保留群,青岛的八大关,天津的五大道,这些世界列强殖民地权贵和北洋政府高官的住宅又是历史特定的产物,多是聘请外国建筑师建造,面积比较大的名人别墅和皇家建筑咱也不带他们玩,咱们就说清末民国时期建在北京胡同里的私人二层以上小楼住宅,盘点一下今年在胡同中碰到的,掰着手指头也没几个,也怪自己见识少,孤陋寡闻,以后会细心留意,慢慢积累,留意胡同中的私人小洋楼。
网上文摘,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1840-1949)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民国建筑一般为砖混结构,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转型、鼎盛、停滞、恢复五个时期,主要建筑风格有西方折衷主义、西方古典主义、近代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现代派以及中国传统民族形式六种,民国建筑,其设计、构造、风格,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中西方建筑技术、风格的融合,在民国建筑中表现最为明显。它全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它在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