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士胡同46号,使用中的老院门

标签:
大门门楼礼士胡同院门门洞 |
分类: 北京人身边的古迹 |
本来去找礼士胡同119号的常宁寺遗存,结果失望而归,礼士胡同里各种新建的豪华大门,充满了现代感的创意,有的大门口摆放着造型新颖的艺术石雕,对于此类臆造的森严大门,不敢有兴趣,当我走到46号,老院门可以关闭的门扇吸引了我,忘了君子之风,竟然推门而入,这个不起眼的四合院院门,还是原装的大门,几乎没有修缮,大门的厚度超过我的拳头,10公分以上,直到今天简朴的防护装置还可以用,我特意装作是院子的主人,把院门关上,插上门栓,这个门有两道门栓,上面的门栓还可以用,下面的门栓已经丢掉,这种标准的平民小门楼生活的场景模拟让人兴奋不已,只是没有了门杠,门上有两个半圆铁环,是夜晚上门杠的固定圈,这是大门最坚固的防护措施,门杠又可以当兵器防卫,可惜没见过门杠实物的样子,第一次认真的从里面看到关闭的四合院院门,感觉怪怪的。
门是一个界线,当你身处门外,总是希望能看到门里的世界,打开阿里巴巴的大门,不仅是孩子们的童话,也是每个成人的梦想,记得玩第一个电子游戏,就是不断地打到关底,那是一个未知的大门,过关就能打开一个新的大门,一个崭新的界面,不能过关游戏就此结束,只能一次次牺牲在即将打开的大门前,游戏吸引我昼夜用全部的能量和智慧去打开神秘的大门,后来明白了游戏开发设计者的高明,自我修炼终于跳出三界之外,不再受“门”的诱惑,而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忍不住对古典小门楼的喜爱,真实地摸到厚实的门扇。
北京古建筑博物馆,有个四合院大门的模型展览,比网上和书上的平面资料要直观,网上介绍,在北京胡同的院门中,大致可以分出这样两类,即屋宇式门和随墙式门。前者有门洞,门占一间屋;后者没门洞,只在墙上开门。细说起来,屋宇式大门又分成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如意门,蛮子门,窄大门等;随墙门有小门楼、车门等,我们习惯拍摄一些有特色的门楼,门洞屋檐造型,砖雕,门墩,阶梯,门簪,门钹,象眼图案,但是一个还在使用的老院门的百年历程是永远也照不出来的,这是一个过程,无法定格在某一时刻。
门是一种境界,开与合,代表着“正与反”,万物平衡,“阴和阳”,万物生长的根本,以至于现代网电子信息交流的基石,二进制的“0和1”,两个简单的状态承载着全部的互联网,人生也是奇妙的简单,也许你会用一生的精力在寻找,寻找那美妙的老门,门后也许是天堂,也许是地狱,也许是一个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