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寺,木结构建筑中的化石

标签:
南禅寺最早木结构古建筑五台山 |
分类: 山西河南古迹 |
南禅寺大殿建筑特点:大殿单檐歇山顶,平面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通面阔 11.75米,进深10米。柱间用阑额联系,无普柏枋,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殿内无柱,无天花板彻上露明造。通长的两根四椽栿横架于前后檐柱之上,第二跳华栱系四椽栿伸至檐外制成,缴背伸出檐下砍成耍头,与令栱搭交承替木和撩檐榑。转角处施45度斜栱,令栱制成鸳鸦交首栱。柱头泥道栱之上,叠架柱头枋两层,各栱卷杀皆分五瓣,每瓣微向内倾,建筑实物中此为仅见之例。
殿内有一座佛坛有一铺17尊唐代造像。包括一佛、二弟子、二协侍菩萨、普贤骑象和文殊骑狮、二大菩萨、二供养菩萨,二天王、象奴、狮奴、二童子。整个塑像群以释迦牟尼为中心,构成一幅动静结合、各具形态、尊卑有序、和谐协调的场面,是一铺标准的唐代佛坛造像组合。在五台山早期造像中文殊的地位很高,毕竟是文殊菩萨的主场,这是属于华严三圣主题造像,那时候观音菩萨可能属于大菩萨的地位,还没有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