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九月金秋,北京有点名气的景区假日里乌泱泱都是车,我幸运的选择了“定都阁”景区,一个新的政绩工程,来这里的一般是我们这样拿着旅游年票的游客,来看看姚广孝修建北京城之前在这里做风水规划的故事,这里是北京第一大街长安街最西端正对着的第一座山峰。
吸引我的是一块指路牌,“广慧寺”,就在桑峪村通往定都阁的山腰中,把车停在村里,徒步往山上走,路是新修的水泥路,一直修到山门。寺庙很小,只有正房和东西配房共三间小殿,甚至没有像样的佛像,但寺院真正的主人是两颗古银杏,一雄一雌,直径超过一米,雌树上结满了白果,把老树枝都坠弯了,在风中静静地炫耀,地上开始有落下的白果。
网上查北京的古银杏树,查到北京的古树有人研究了十几年,有人春夏秋冬的摄影,有人坚持不懈的寻觅和树有关的故事,都出版了书,一定要看看。北京一级古树有4000多颗,古都之名总算有了植物界大佬们的鼎力支撑,这在以木结构住宅为主的民族也算是个奇迹,因为上千年来那些高大的树木都被割草一样放倒,做了建筑的支柱,房梁,门窗,家具陈设,连那些远在海外的奇葩类树木,海南黄花梨、紫檀等更是被疯狂的收藏,近几十年更是超疯狂,植物界奇葩几乎绝迹于人类。
其中银杏是仅有的远古的植物大佬,经过第四纪冰川时期几乎在世界绝迹,只有中国有奇迹性的延续,一般都著名的寺庙和皇家园林中保留,几百年帝制社会进程中得到很好的呵护,银杏界的最高代表是潭柘寺的帝王树,被皇帝封号和享受国家待遇。北京金秋的景色总有年轻的银杏树的身影,最有名的代表是钓鱼台国宾馆的银杏大道,北京一些中央单位军队大院和老国企的院内都有很挺拔的银杏树,似乎这个树种总伴随着人类统治者的荣耀而生长,难道这就是这个远古植物体会到的地球生存秘诀。
其实不然,广慧寺里的银杏树有适应自然环境而生存下来的独特故事,关于广慧寺来历的流传和故事很一般,古人和现在的人都在牵强附会,找一些历史上有名的隐士或皇家的渊源,说曾经有多么大的规模,比潭柘寺的辉煌还要早,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我猜这两颗古银杏和潭柘寺,西峰寺等著名的银杏大佬是同一个时期的兄弟姐妹,人家进宫了,享受伴随帝王的生活,而广慧寺的银杏来到败落的村庙,经受野生环境的严峻考验,两颗古树相互依存几百年,在最困难的荒郊野岭,在最残酷的恶劣气候,老银杏树毁掉自己曾经伟岸的身躯,保住根基而得以重生,携手顽强地生存下来,没有高大的树冠,没有傲人的树干周长,默默地生存,淡淡谈笑着千年的世态炎凉,如果有缘能听懂植物的语言,真想在树下听他们这对平民活化石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