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合同医院是北大医院,坐地铁到北海北站就离医院很近了,每次出地铁口总喜欢往北找一找,看看那些尚存的草根老建筑的屋脊。说道草根是因为往南看是皇家建筑(北海)的琉璃阁等等,金碧辉煌的,游人如织,而北边淹没在老旧平房里的一排四个老建筑,有的是区级文保,有的已没有什么建筑价值,但是遗迹的轮廓还在,从西向东依次是,旌勇祠,保安寺,贤良祠和古刹天寿庵(见地图标示),可能附近还有更有价值的老建筑,还有老树木,看一眼少一眼了。
挺有意思的是这四个建筑基本反映了老建筑遗迹的保存现状,旌勇祠可能是军队产业,进退两难被荒废搁置,所有出租赚钱的业务被严厉叫停,临街的山门曾被装上卷帘门,悬山古建筑宽大的木坊上被穿钉打透挂上重物,看着心痛。保安寺被机关单位占用,按办公建筑修缮管理,禁止参观(搞错了,是个杂院,没进去过);贤良祠是被商业单位租用,做医疗药堂,是保存最好又能近距离参观的建筑,其藏经楼非常有特色,比一般的建筑多一层护廊,碑亭也好玩,赑屃的大鼻子几乎出了门,碑亭关不住它;最后是天寿庵,被原住民出租的大杂院,只能看看里面的屋脊,离开山门我偶然回头一望,从这个角度可以看见那两颗大树和山门极度配合的身姿,在冥冥之中感到天寿庵以前建筑风姿,差点流泪。
最近日本的神社事件很烦,但想想我们除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八宝山公墓是解放后统一的祭奠地点,剩下的烈士纪念碑和陵园都是具体事件的祭奠,除此之外历史的先人就没有固定的祭奠地址了,明清的时候有国家级的太庙,和先进分子贤良祠,皇家有自己的帝王家族庙,老百姓有家族祠堂,这些都被砸烂重生其他用途了。在几千年有记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千年传承的真实历史人物需要后人来祭奠吗,是小人物还是英雄传承着历史且不争论,我们断了祭奠的传统,我们是从石头缝中跳出来民族吗。
另外,谢谢石仪天下,天天天蓝等高人的博客,可以在网上见证老建筑的细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