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22.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0/15/16/25/1163dff7ffc.jpg
我牵挂着那颗松树
怀柔的西栅子村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冬季站在村口极目望去,长城象一条卧龙一样,沿着山脉盘旋着,气势磅礴。这里是长城著名的北京结,三股长城再这里汇成一个结。由山海关经司马台、慕田峪组成东路,然后分成内、外两路长城,北路方向直奔张家口、嘉峪关,称外长城,西路长城奔黄花城、八达岭、娘子关,称为内长城。站在北京结之上,闭目凝思,用心感受千里之外传递的古老的讯息。
北京结最醒目的标志是生长在长城上的那颗松树,前几年是两颗松树,被称为北京结的姐妹松,妹妹去年不幸夭折了,只剩下姐姐孤独地挺立在长城之巅。现在,法律上禁止攀登野长城,留下更多的是思念。
把自己的一生
选择在长城之上
注定要独自承受雷雨风霜
远离林海
听不到松涛
只有一身的孤傲
长城是北京旅游元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老话说:明修长城清修庙,北京的长城都是明代的长城,明朝那点事说是徐达领着修的,估计也是借机搞个项目,把国库掏空了。
现在人无法理解那个年代国家的战略决策,冷兵器时代的防御体系集中国家全部财力物力,沿着鸟都不飞的险峻山脊,修一条类似皇宫围墙的大院,真是太皇道了。试想,明朝的皇帝如果决定把修长城的砖用来盖民居,那会出现多少个百年古镇,流下多少传世大宅。再把修长城的技术力量投入科技,把明朝的科技发明发扬光大,估计帝国可成霸业。可惜,没有人能回到那个时代。
今天,长城展示着山脊上的建筑艺术,最有代表性的是对外开放的著名长城段,八达岭长城(及周边的水关长城、居庸关长城等,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金山岭长城)。其中,前者名气,中者秀气,后者险峻。都有自己的特点。北京的野长城更有特色,有个网站叫“长城小站”,介绍很多有用的关于长城的专业知识。最近,拍了几张照片,体会一下山脊上的建筑艺术。如果有机会,看一看摄影家拍长城的作品,心灵会感到震撼!
过去,这段长城是摄影家经常光顾的地方,每天的日出日落是摄影的最好时机,村民们帮摄影家背器材上山挣点小费。现在,村名改成箭扣村,全村人做旅游接待,爬山是合法的,爬野长城是违法的。长城远看是一条盘龙,静静地伏在山颠,近看是遗址的美丽。
长城上的植被: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0/21/14/23/1165c810d36.jpg
长城中的巨石(坍塌后露出的):http://122.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0/21/14/25/1165c8f7f4c.jpg
长城的出水口,风化后仍保持风度: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0/21/14/28/1165c85c09f.jpg
长城的砖墙倒塌后,被深深地埋在泥土里: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0/21/15/1/1165c975ae1.jpg
1、 像“弓箭”一样的长城,(西栅子村西大墙长城)http://122.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0/16/22/16/11644531287.jpg
2、 “鹰飞倒仰”,(北京结西侧)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0/16/22/17/116444271d3.jpg
3、 “天梯”(北京结西侧)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10/15/16/29/1163e01ef6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