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儿童学习语言和成年人学习语言
(2014-09-10 07:26:13)分类: 外语 |
儿童(母语)
1.儿童学习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外语的不同学习的主体不同, 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第一语言学习的主体是儿童 ,从生理上讲 ,
儿童的发音器官、肌肉还没有定型 , 可塑性强, 模仿能力强, 可以学习地道的发音:大脑尚未固定化, 短时记忆能力强, 长时记忆能力差,
接受能力强。智力还没有完全发育起来, 有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 , 但演绎推理能力差 ,不善于抽象思维,自我意识不强,
自尊心不容易受到伤害 , 因此学习的主动性强。而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都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 他们的发音器官、肌肉已经定型 ,
模仿能力差些 , 不容易学到地道的发音:大脑已经定型, 智力发育健全 , 演绎推理、抽象思维能力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
能够充分概括和归纳, 综合处理语言材料; 自我意识强, 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
不同的学习主体在生理、心理、智力上二都有差异。
2.儿童学习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外语的不同学习的起点不同。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 没有任何语言, 他是通过所谓" 语言习得机制"
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 从而认识它的。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 , 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 ,
他是通过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 从而认识它的。学习起点不同决定了学习方法上的差异。
3.儿童学习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外语的不同学习的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
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语言环境比较纯, 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第二语言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 ( 课堂 ) 里进行,
时间有限。如果是在自己国家 ( 环境)学习第二语言, 课堂以外, 一般没有使用它的环境,或者说,总处在一种双语的环境之中,
在课堂上学第二语言, 课下使用母语。如果在目的语国家(环境)学习, 虽然课外有语言环境, 但有些学习者不愿意或不敢出去交际,
还是喜欢和跟自己说同样母语的人"扎堆"。从学习时间和环境上说,儿童优于成年人。但是,
儿童接触母语的时间虽长,可语言未经提炼,学习没有计划;成年人接触第二语言的时间虽短, 但语言经过提炼,
有严格的教学计划,从时间和学习效果之比来看, 成人优于儿童。
4.儿童学习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外语的不同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儿童习得母语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生活,为了跟社团的成员交往,因而动力强,这是一种天然的动力。他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和乐趣
, 没有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目的多样,有为了受教育目的的 , 如升学或提高文化素养等; 有为了学术目的的 ,
如专业阅读、研究等;有为了职业目的的, 如求职、升职、当汉语教师或翻译等:有为了职业工具目的的, 如以汉语为工具从事外交、外贸等工作
;
还有为了其他临时目的的,如旅游、短期居住、社交应酬、好奇心等等。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有多样性和可变性的特点。由于学习目的不同、学习者年龄不同,产生的学习动力也不同。有目的时,
学习动力强, 一旦受到挫折则学习动力易受损 , 缺乏儿童的那种天然的动力。
5.儿童学习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外语的不同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儿童的第一语言基本上不是" 教 "的,
而是自然习得的。输入的和习得的是同一种语言。父母输入的语言是"照顾式语言":
简单、清楚、有重复、速度慢、充满了感情、伴随着丰富的体势语、有具体的语言环境。输入的方法是:重内容, 不重形式 , 以学习者为中心,
不盯住错误不放, 进步时则给予鼓励和奖赏。第二语言输入的情况各异, 另外第二语言学习成功与否跟老师的输入方法很有关系。
6.儿童学习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外语的不同语言习得过程不同。儿童学习第一语言一般是从读词句开始的, 然后学习词组和句子。无论学习词,
还是词组和句子, 都必须借助于实物和实情。比如 ,词是代表概念的, 儿童看到某种实物或实情的形象, 听到表示这种实物或实情的声音,
经过多次反复而把两者联系起来, 就获得了这个概念。经过模仿和记忆,逐渐学会发出表示这一概念的声音, 这样就学会了一个词,
再经过反复应用,就达到了巩固和熟练。人的大脑具有对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的能力, 随着习得的词、词组和句子的数量的增加,
儿童就对它们进行分类和归类,
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是把言语和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学习的。习得语言的过程 ,
也是建立概念、形成思维和思维能力的过程 , 是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同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许多人认为儿童是学习语言的天才,比起成人的语言学习,他们具有速度快,质量高的特点。这一说法当然是建立在大量事实之上的。然而,有时却也有夸大之嫌。我认为语言学习应该是包括语音学习、语法学习、词汇学习、文化学习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儿童和成人学习语言能力的比较也应该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儿童较快掌握的往往是语音和语法,而词汇学习和文化学习往往还需长期的教育。而成人在学习语言时,语音和语法往往是最大的难关,而词汇和文化方面的学习则相对容易。另外,我们对二者进行比较时还应注意其学习语言的性质和学习语言的环境问题。许多人说儿童学习语言快指的是在母语国习得母语,而说成人学习语言慢是指在母语国学习第二语言。要知道学习语言的环境至关重要,在中国学习汉语和在中国学习英语当然是两码事。下面我将就学习语言各方面情况的差异、学习语言性质上的差异和学习语言环境上的差异三方面对儿童和成人学习语言的能力做一个全方位的比较。
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局限,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许多与母语发音相距很远的音是很难模仿的。在语音方面,学习一门外语的难易程度取决于这门外语与学习者的母语的相似程度。我们知道,在学习一门外语时,过于相似而又有所区别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负迁移现象往往也是学习者的难关。儿童在习得语音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与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有关。据研究表明,儿童在11岁以前可以较容易地建构起一种语音模式,而在11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母语以外的音位的模仿和辨识能力会逐步退化。
我们在与外国人交谈时,如果他的语音标准,我们往往心理上就具有一种认同心理,而较易忽略其在语法、词汇上犯的错误。澳大利亚外教曾曾经作过这样的试验,他将他和一位同胞的谈话录了下来,谈话时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对方有任何的语法错误。而事后他听录音,却发现对方在短短半个小时的谈话里所犯的语法错误竟高达一百多个,如省冠词、主谓不一致、形态变化不一致等,他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他说这是因为对方的music
是澳大利亚式的,所以他不会去刻意注意他的语法错误。而与我们中国人交谈则不一样,我们的Chinese式的music
会使他不由自主地十分留意我们所犯的语法错误。正是这种语音学习能力的差异和人们对语音特殊的认同心理,使我们大多数人仅凭第一印象就认为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远远超出成人,即使实际上这时儿童的语言能力还远远没有发育成熟。
儿童和成人在学习语法上具有相当明显的差异。儿童学习语法基本上是一种自然习得,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语法学习,没有教材,没有老师。可以说是从自然语感的角度建构起自己的语法框架,习得的是第一性的人大脑中的语法体系。学习方式是积累式、感受式的自然习得,掌握后的表现方式是语感。讲话时只考虑或首先考虑语义,语法知识隐匿其中。而成人学习语法的方式迥然相异,他们往往是根据语言学家们所编纂的各类语法书籍,学习各种语法规则,并由专业教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教授,学习方式是授课兼以大量练习,并通过考试巩固学习。掌握后的表现方式是对各类规则的记忆。讲话时往往首先考虑语法框架,再把意思往里套。对于英语这样较形式化的语言,教学语法体系相对完善,通过这种方式相对较易掌握,但也要经过较长时期的系统学习。而对汉语这样的没有什么形态变化,教学语法尚未描述清楚,以语序等手段灵活运用语言形式表达不同意义的语言,语法教学基本上不起重要作用。现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淡化语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顶多只讲些重要的句式,如被字句
把字句 等。更强调从交际功能方面来着手教学。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语言学习者对该种语言的语感。而掌握一种语言的语法,也应该是掌握人们脑中的第一性的语法,而不是教科书上的第二性的语法。儿童学习语言可以说是直接朝着目标前进,但是其过程和方式的模糊性、庞杂性和无系统性,使人们尚未研究清楚其中的奥妙所在。成人学习的是第二性的语法,在实际运用当中需要一个转换、调整的过程(第一性的语法和第二性的语法肯定有不吻合的地方)。而其学习语法规则和培养语感的过程基本上是分开的。这无疑延缓了成人学习语言的速度,增加了他们学习的难度。实际上即使是儿童,如果采取成人的这种方式学习语言,其成效往往还要低于成人。中国现在大量的儿童英语教学的失败应该是这一事实的明证。
众所周知,要顺利地用语言进行交际,除了语言本身的学习之外,还必须有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儿童对于文化的认识是肤浅的。在许多情况下,他们会违反交际的原则,说出许多语法上正确无误但无法交际的句子。他们的文化学习尚需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与他们其他各方面的知识的学习相辅相成,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成熟的整个过程。但是这种学习的漫长性和自然性也使这种文化成为支配其思想行为的自然的、潜在的因素,是深入其灵魂、刻入其骨髓,与其性格、思想和思维方式无法剥离的了。
而成人对另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学习从速度上看,应该是更快一些,但是学习时所持的态度却是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完全认同型。这种类型的人可以说是崇洋媚外的典型代表,他们对第二语言的文化是持完全认同态度,而对本国文化持贬斥态度。持这种心理的人学习该种语言的劲头最大,但心态不可取。学习了解型。纯粹了解另一种文化,学习积极性一般。否认反感型。排斥异文化,不愿学习。如上所述,成人对文化学习的不同态度反过来会影响成人学习语言的速度和效果,这在儿童身上如果没有外在因素的影响一般是不会发生的。
根据经验我们也知道不同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会有不同的情况,不同国家的人学同一种外语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北方人学习普通话容易得多,而广东人学起普通话却犹如学习一门外语。在欧洲,许多相邻国家彼此学习各自语言,可是英国人学习法语觉得很困难,而学德语却觉得很容易。这都是由母语和目标语的性质差异大小造成的。性质越接近,学起来越容易;性质相差越远,学起来越困难。那么在比较儿童和成人学习语言能力这一问题时,当然应该把这一重要因素考虑进去。不能将儿童学习母语的情况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情况不加分析地乱加比较。如果要比较,也应该尽量把他们放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如,将中国的儿童学习英语的情况和在中国的成人学习英语的情况相比较,将美国的华人儿童学习英语的情况和在美成年华人学习英语的情况相比。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在只有目标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儿童学会一种语言是以遗忘母语作为代价的。而成人不管他在目标语语言环境下生活多长时间,他的母语体系依然存在,可以说是兼容性的学习。这是否应该说也是评价学习语言能力指标的一个方面呢?
我认为比较儿童和成人学习语言能力时,尤其应该注意他们学习语言环境上的差异。事实上,如果将一成人放在目标语国家学习该种语言,他们的学习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我所认识的几个留学生在几乎没有什么汉语基础的情况下,于一年前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他们在半封闭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语言(这当然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方式),现在有些学生的汉语水平在某些方面已经完全可以和中国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媲美。我并不认为一个外国儿童会比这些留学生的学习速度快多少,在阅读新闻、写作等方面他们肯定还应该超过儿童。
当然,有一种现象是:只要有适当的条件,儿童可以在儿童时期较容易地同时学会多种语言。如,一个孩子的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中国人,而他们家在法国,他很可能同时会说英语、汉语和法语。而对成人来说,要同时学会三门语言十分困难。但是,如果给予同样的学习语言的条件和环境,结果会如何,至今似乎还没有人调查过。
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公平客观地看待儿童和成人学习语言的能力,应该发现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从而采取更科学、更高效的语言教学方式。儿童学习语言有其特殊的优势,加大对儿童语言学的研究力度,发现其中的规律,以服务于成人的语言教学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不能仅凭此就完全抹煞成人学习语言的能力,打击成人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既然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肯定尽早开始双语教学对民族认同心理会有什么影响,大多数情况还必须在成人时期开始学习第二语言,那么,我们更应该着力研究成人学习语言特有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儿童学习语言中可供吸取的经验,走切实可行的、适合成人实际的语言学习之路。另外,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无论从心理上、认知上、接受能力上、记忆能力上,成人都不会同于儿童,即使儿童学习语言之谜已经解开,成人的语言学习不会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儿童的语言学习。如果不注意人在各阶段的发展变化,盲目地用儿童学习语言的教育方式来教育成人,无异于刻舟求剑。
1.听→说→读→写
成年人(非母语)
1.
先输入:
听→跟读(模仿)
读→外文原版书籍(大量输入)
后输出:
说→写
转载一
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很多老外学起中文来都是觉得很困难,很多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中国的儿童一开始学中文就顺顺利利,而外国的成年人学起中文来反而很困难,这是为什么呢?
转载二
一、学习语言各方面的差异
1.语音学习上的差异
2.语法学习上的差异
3.词汇学习上的差异
掌握大量的词汇应该说是语言学习(尤其是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进入高级阶段的一个标志。语言学习到一定阶段,就不再是语法或语音学习,而主要是词汇学习。通过大量词汇的学习,建立语感。这也是许多成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所遇到的瓶颈
时期。突破了这一瓶颈,成人对词汇的学习速度和范围(尤其是范围)应该说是儿童难以企及的。中国人在TEOFL和GRE中所取得的高分令美国人都哑然失色。当然这不能说明这些人就完全掌握了这些词汇,但是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成人学习词汇可能达到的速度和质量。而儿童在基本建立起口语表达系统后,通常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学习书面语和口头语中的其它方面的非常用词汇。这是因为词义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密切相关,成人的认识体系已经建立,虽然两种语言的认知系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成人通过学习和比较,可以很快对其中的大多数加以整合,理解记忆。而儿童的认知系统尚未完善,许多现象无法理解,自然无法建立广泛的词汇系统。但是,成人的词汇学习也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成人的词汇学习有可能与其它方面的学习和实际交际相割裂。成人学习可以阅读大量的外语文献,但却是说不出也听不懂的聋子
和哑巴 。
4.文化学习上的差异
二、学习语言性质上的差异
三、学习语言环境上的差异
对于儿童和成人学习语言能力的比较应该有多个侧面,以上只是几个主要方面的比较。其它方面的差异,如学习目的或动机,成人带有更强的功利性;人们对儿童学习语言中所犯的错误带有更大的宽容性,等等。关于这些方面,在过去的研究中已经有较多的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后一篇:可理解性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