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23
(2022-12-05 15:13:16)
请辟谷的朋友去琢磨这个意思。“人是铁,饭是钢”,常人之理。前面说了,优先做好常人。现在说的是,在这个基础上,它还有奥妙,入了门以后才看得见。但是,入门并不是不可以出来的,你入门是戴着面具,戴着氧气面具,带着很多干粮,另当别论。甚至你入门带着枪炮,带着匕手,那是抢夺里面的宝库的,那更是另一番景象。
凡是修练气功的朋友假设你带着“我对气功作了什么奉献,我对别人作了什么贡献,我已经作了什么工作”,就要求别人非要对自己有怎么怎么的尊重,怎么怎么样,就象有些个别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夫妻双方那样,“你不仁,我就不义”;“你打了我,我就不孝敬你”;“你今天回家晚了,我明天回家比你更晚”;“你在外面谈了男朋友,我就谈个女朋友,看谁利害。”都不是气功。要求回报,或者反回报,或者反,或者顺,太反,太顺,都不是祥和的状态。
气功讲,真正的奉献那是不图报答的,不图报酬的,根本不考虑,真心实意地把自己的生命融合在宇宙生命的整体之中,不要考虑自己过多的病痛、灾难、委屈、名利是非,然后才可以知道生命力有多么旺盛,然后才可以知道为什么人可以那么长时间不吃饭,为什么受那么大的委屈还不哭,还不跳,还不感到伤心。
在气功的修练过程中间,我们要从内心深处把干扰我们自己状态的钉子、炸弹、匕首、枪炮挖出来,把它放在应该放在的地方。如果我们在修练气功的目的上、目标上稍有差错,那么一念之差,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差别。练功目标,很多朋友讲得很清楚,那是要为整个人类、社会、宇宙作大公德,没有讲回报多少,不是存款,讲利息。
但是,它是一门技术,它是一门奇妙甚至不只是奇妙可以表述的一项技术。只有当你没有念头要求回报,没有行动要求回报,没有形成性格的那种要求回报的那么一种整个修练到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气功早就回报你了。
不少气功爱好者朋友,你早就那么年轻了,你早就白发转青了,你早就由那么重的体重下降下来了,你在车祸中间化险为夷,你的子女因为你接触气功,那么听话了,成绩那么好转了,原来那么不愉快,那么烦心,现在你早就心平气和了,等等等等,我们要加以总结,即使你不总结,它也存在,只不过,我们不总结,以为它没有回报你,那么你再提出来,你再有想法,再有行动,那就是非份之想。物理中有一个道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辅相成的。
气功在整个人生的功德旅途上,当你起心动念之时,你已经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个物理学的原理作用下得到了回报,因为它只是一个念头,只是一个愿望,都已经回报给你了,既或你还没有行动,还没有练成性格。德心、德行、德性,你占其中一点,它已经给你三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不能老停留在一点上,也不能只停留在两点上,要进化到三点上。如果我们能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气功本来的技术、本来的奉献与回报的原理来对待我们的奉献,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情绪了,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委屈了,不会有那么多的自己认为的愤愤不平了,但不等于是没有正义感,甚至你更有正义感,更有一般人不具备的正义感。
因为在整个气功修练中间奉献与回报的气功原理是以气为物质基础的,而这个气涉及到物质、能量、信息等粒子概念下面的内容是微观的,我们不一定看得见,不一定马上看得见,马上摸得着,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去按照这个规律对待万事万物,凑少成多,积水成河,总会看得见。一点云看不见,一朵云就会看得见。
你起心动念随时随地都是善良的,你的行动随时随地更是善良的,你的性情还要符合它,成为性格。善不善良,不只是自己评判,还有别人来作评判。如果别人认为我们自己的语气不太对头,认为我们的行动不太对头,我们自己的形态就要纠正,标准就要调整,然后才可以说数量上的变化甚至质量上的变化,我们才能看得见,摸得着。
总之,我们作为一名气功爱好者讲,在考虑到奉献和回报问题的时候,不要忽略这些规律、这些技术,我们就很轻而易举地会做人,会对待矛盾,对待是非。你得了名,如果说还要利,那当然有灾难了。
好多朋友想不通,说:“严老师,你为什么不收费啊?”我要问他:“为什么你要那么鼓掌?为什么非得要叫什么?为什么报纸要写那么多正面的东西?”这些东西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还要那么多利,那就更不行了。利让主办单位去收吧,让更多的气功界的朋友去办班,去收,才会轻松。气功的奉献和回报,它不是在我们一个概念下能够说清楚的。
我们每一位朋友要在这方面——正确对待奉献与回报上下一番功夫。正确对待奉献与回报的关系,也许气功学会的工作就好作了,也许气功学院也好建了,也许我们上台发言和制止发言的朋友或即使激动了,或即使制止了而在过后都是心里安然自得的了。决不要因为自己激动过、冲动过、被别人制止过而埋怨、自暴、自弃、气馁。真正的气功奉献与回报的原理会导致每一人内心始终充满着光明,内心始终光明无量,内心里始终真正地把价值连城的回报保护起来,不要浪费它。
“因为我们是大、小组长、理事会成员,是各方面作了贡献的朋友”,“因为我们是从海外或外地来的,有资本,且这些资本很可能会在气功事业的发展上”……如果我们把它们当真正的一般“资本”的话呢,也许就会去索取回报,那忽略了你拥有这些资本的同时,还有你没有意识到的不象这些“资本”但比这些“资本”更加拥有资本意义的回报在你内心和你的整个人生意义上的最深层、最表层。
正如曹长欢院长有时候给一些朋友介绍他的体会那样,他说他接触中国气功以后,发现气功给他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没法形容”、“比当总统还要好”“比当一个什么成功的人还要好”。所以,他感到他不是作得太多了,他是说气功给他太多了。记得,美国学会王俊博士和修练气功有一些反应的朋友老说一句话:“严老师,我们欠您欠得太多了!”他们认识到了这种关系。
但是,不能过急呵。你也没欠。如果你认为欠得太多了,也是不正常。气功是要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通过认识很多奉献与回报的规律、关系,调整认识论、方法论、人生观、世界观以后,把我们调整成一个更加正常的人。那就是说,成为一个更加能够“五通”、“六通”真正能够“五通”“六通”、心通万物、身通万物、行通万物、性通万物——能够在心、行、性多方面始终以德通万物。道德的德包括了不要责难自己,也不要责难别人。但又不是不自知之明。它是高层次的自知之明,高层次净化,高层次的正方便、正精进、方便善巧,抓住每一个时机再作贡献,才能不欠。不作贡献,内心认识欠,行动也欠。即使你用还的方法来还,但那是不可以偿还的债务,还不清的债务。正如子女孝敬父母,用还父母的恩德来对待,来孝敬,那永远还不清子女欠父母的债。因为,父母没有把养育子女当作放债一样来对待。天下慈悲父母心,子女就不能用还债的方法来看待。“我已经给你买了点东西了”、“我已经过年过节来看你了”“我已经对你孝敬了”……就以为这个债还得差不多了,那就不是标准的父母跟子女的关系,那就叫“忘恩负义”。轻则你的遗传密码的系统被关闭了,重则干扰了,再重则是过去叫的“遭雷打”、“忤逆不孝”——将你轰炸了,那当然有另一番景象。我们一个人如果高标准地孝敬父母,那父母给我们的无穷的能量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父母亲也会受社会的影响,那又怎么办呢?我们只有以众为亲,那才容易回避父母的干扰,才容易帮父母协调。
总之,由于我们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这个学会的大、小组长或骨干或做了很多贡献工作的人士,我简要地提示一下气功的修练过程中间的奉献与回报的奥妙(或者说关系,或者说原理)供大家参考。不要再有那么多的情绪,不要再有那么多的的委屈。既不是过份的谦虚,也不是骄傲,在整个气功修练之中恰如其分,适可而止,尽量地将我们自己应该作的事情作好,再作好。不要因为作好了就不再作,不要因为没作、不能作就不作。在整个气功修练中要不断地善于起心动念——有良好的愿望、良好的念头;还要有良好的行动;更要养成性格,坚持到底,坚持到太极无极、无极而太极。始终这么作,那你就会发现你在整个气功修练中不是入门的问题,而是你已经突飞猛进,你已经在整个气功修练之中将术、法、道三者融为一体,而不是空喊你学的是什么“大道之法”、“大法之法”、“别人学的只是小术”。
因为大家都是气功学会的不同名称、职务的朋友,大家在将来的气功活动当中,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细心地揣摩,认真地在我们各自的内心深处和言行之中稍加运用,你可能会迅速发现你的寿命早就延长了。不象你原来认为的“哎哟,我已经60岁了”、“唉呀,我怎么这么快就到了三十岁了呢?”你不会感叹人生苦短,你会对人生充满无限的希望。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这个内心境界的出现,还没有认识到你的人生还很长很长,请大家各自认真地揣摩,你是否将奉献、贡献与回报的关系、原理有所领悟,有所把握。
当然,有些朋友有特殊的疾病,有一些要求也是正当的。我这儿说的是气功修练的技术,如果你希望用气功的技术来治疗疾病的话,也需要这样作。不要认为自己得了绝症就寿命不长,然后你的绝症才有希望。包括这个学院是否能够筹备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自己认为自己的人生旅途那么短,认为自己的贡献那么多,再作贡献就满了,那就是另一回事。
时间已经很晚了,针对刚才个别朋友的那么激动,在这里借题发挥,请刚才激动的朋友不要生气,请对这个学会理事长或其它朋友,无论在哪方面有想不通的看法的朋友,在过后的行动中,认真地作一番工作。你怀疑他什么,可以用气功的方法,尽量地去检验一番。你认真地将前面这一些粗浅的气功道理、表浅的气功技术稍加运用,然后再看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不是,那我们有的朋友就需要调整。当你调整以后,你内心就会有特别的变化。
我想,很多朋友明天还要赶路、上班,这里占据了大家一些时间。因为刚才有朋友激动,那么我在借题发挥的同时,也借此机会讲了一点本来是气功真正的高级功法的技术部份供大家参考。如果你注意领会其中任何一点,那么,占据大家这两个小时的时间,也许就不是占据了大家的时间,而是节省了大家的时间,因为它不会导致你那么快疲劳。不信,明天试试看!看你明天是否有精神。
好,最后祝大家万事如意!(经久不息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