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2025-11-26 08:08:46)
标签:

柔远门

会极门

游击将军府

丝绸之路

边陲锁钥

杂谈

分类: 陕甘宁疆
大漠戈壁,雪岭铁关,作为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是长城上规模最大的关城之一,被称为“河西咽喉”“边陲锁钥”。她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巧妙的设计,600多年来从未被攻破,成为中国古代防御工程的杰作之一。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绕一圈东瓮城。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在嘉峪关城东门外有个著名的“水碧清不浊,沃田数顷”的九眼泉。茫茫戈壁,山上有泉,城中有井有水就是兵家之活地,特别是关隘选址正好位于祁连山与黑山遥相对峙中间约15公里宽的峡谷中间,卡住通道的咽喉位置。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经历了近五百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连接关城向南、北分别建造了如伸出双臂的城墙:向北约7.5公里,是紧靠黑山的悬壁长城。因城墙建在山上,山体陡峭,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远观如铜墙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故称“悬壁长城”;向南延伸7.5公里,连接讨赖河河谷,从祁连山发源的讨赖河向黑山方向如鬼斧神工般地冲出一道防御天堑。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我们顺着城墙,从东走到西。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嘉峪关关城的西门楼及外城城楼。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整个内城,四四方方。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外城与内城城墙相对独立,并不相连。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来到内城西门楼,该门名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嘉峪关三个门楼看过去都很像。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从西看内城,面积不小。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西瓮城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这是罗城东面。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内外城之间的罗城西面。分别建有角楼与敌楼。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在嘉峪关流传一个歌颂古代工匠的传说。说是明朝修嘉峪关时,主管官员给工程主管人出难题,要求他预算用材必须准确无误。工程竣工时,所备的砖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块城砖,称为“最后一块砖”。这块砖仍放在会极门(西瓮城门)门楼檐台上,旅游者慕名都要来看一看这“最后一块砖”。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从内城墙上下到地面。欣赏高大的关城。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凸形的西门瓮城。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来到外城的城门楼。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西向的嘉峪关门楼。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嘉峪关关城的会极门是位于嘉峪关西瓮城,门额刻有“会极”二字,意为西域诸侯、商旅在此相会后前往中原朝贡。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西瓮城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穿过西门门洞,来到内城。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内城的游击将军府。初建于明隆庆年间,是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政事务的场所。现存建筑为1987年在原址复原重建。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将军府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游击将军及文武官员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击将军及其家眷的生活场面。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不愧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