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环线49:嘉峪关(下)
标签:
柔远门会极门游击将军府丝绸之路边陲锁钥杂谈 |
分类: 陕甘宁疆 |
大漠戈壁,雪岭铁关,作为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是长城上规模最大的关城之一,被称为“河西咽喉”“边陲锁钥”。她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巧妙的设计,600多年来从未被攻破,成为中国古代防御工程的杰作之一。
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

在嘉峪关城东门外有个著名的“水碧清不浊,沃田数顷”的九眼泉。茫茫戈壁,山上有泉,城中有井有水就是兵家之活地,特别是关隘选址正好位于祁连山与黑山遥相对峙中间约15公里宽的峡谷中间,卡住通道的咽喉位置。


在嘉峪关城东门外有个著名的“水碧清不浊,沃田数顷”的九眼泉。茫茫戈壁,山上有泉,城中有井有水就是兵家之活地,特别是关隘选址正好位于祁连山与黑山遥相对峙中间约15公里宽的峡谷中间,卡住通道的咽喉位置。

连接关城向南、北分别建造了如伸出双臂的城墙:向北约7.5公里,是紧靠黑山的悬壁长城。因城墙建在山上,山体陡峭,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远观如铜墙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故称“悬壁长城”;向南延伸7.5公里,连接讨赖河河谷,从祁连山发源的讨赖河向黑山方向如鬼斧神工般地冲出一道防御天堑。

整个内城,四四方方。

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

外城与内城城墙相对独立,并不相连。


嘉峪关关城的西门楼及外城城楼。
整个内城,四四方方。

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罗城,这就是外城。

外城与内城城墙相对独立,并不相连。

西瓮城
在嘉峪关流传一个歌颂古代工匠的传说。说是明朝修嘉峪关时,主管官员给工程主管人出难题,要求他预算用材必须准确无误。工程竣工时,所备的砖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块城砖,称为“最后一块砖”。这块砖仍放在会极门(西瓮城门)门楼檐台上,旅游者慕名都要来看一看这“最后一块砖”。

从内城墙上下到地面。欣赏高大的关城。


从内城墙上下到地面。欣赏高大的关城。

凸形的西门瓮城。
穿过西门门洞,来到内城。
前一篇:甘青环线48:嘉峪关(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