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环线119:巴中石门寺石窟·北龛摩崖

标签:
唐代造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药师经变龛飞天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石门寺石窟,坐落于巴州区城北13公里的石门乡,古称回龙场,因场上的回龙寺(始建于唐天佑元年)而得名。在明末时期,一位当地的武秀才发现场后的石梁阻碍了交通,于是他亲自开凿了一扇门,由此,回龙场便更名为石门寺。


1号龛位于北龛石窟西侧,初唐,窟内造像为药师、观音、地藏三尊像。2号龛位于北龛石窟西侧,初唐,主佛身着通肩袈裟,袈裟贴腿,呈同心椭圆形,袈装下摆呈尖角状。左、右两侧菩萨绾高发髻,戴三珠冠、臂钏、手镯。


12号龛外龛右壁线刻的一尊女供养人像,衣着华丽,在巴中地区仅此一例。
一佛二菩萨二力士,
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寺摩崖是巴中市唯一入选全国《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摩崖石刻,展现了唐代至清代的雕刻技艺演变。

离开位于城郊结合处的石门寺,造访位处市区北部的北龛石窟造像,这里是新区的模样,高楼林立。

离开位于城郊结合处的石门寺,造访位处市区北部的北龛石窟造像,这里是新区的模样,高楼林立。

这里并未对外开放,给管理员香火钱,得以进入。
第14号药师经变龛,龛楣的设计更是别具一格,二方连续的卷草纹饰上,雕刻了两身背向飞行的飞天。



最前面还有一尊光头和尚造像



第12号龛:罕见的药师经变场景,包含药师佛、六躯药叉大将及天王像,展现佛教艺术本土化特征

最前面还有一尊光头和尚造像

7号龛龛顶上有结跏跌坐八尊佛像。


7号龛龛顶有四身飞天在祥云中飞翔,飞天均戴项圈、手镯,帔帛绕臂,裸上身,露肚脐,下裹长裙,露双脚。后排两身飞天一手托果盘,一手拿物,双腿自然伸曲。飞天两两相向飞行,四周鲜花供养,颇具凌空飞动之感。此组飞天脸部丰圆、身材健壮,是巴中石窟早期飞天的代表。


我们没有梯子上去,所以拍不清楚,来个网络上的图片。

7号龛是三层龛。是北龛最大的龛窟之一,内容丰富,人物众多。两侧龛柱龙凤缠绕;中龛圆拱形龛楣正中雕方形宝塔。七佛和六乐伎相间分布其上;内龛原刻有一坐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天王二力士。龛壁浮雕八身天龙八部。主尊、左右弟子像已损段。外龛左右壁供养人衣着式样与2号龛供养人的一样,为研究窟龛之间的关系提供丁重要的实物资料。

7号龛龛顶有四身飞天在祥云中飞翔,飞天均戴项圈、手镯,帔帛绕臂,裸上身,露肚脐,下裹长裙,露双脚。后排两身飞天一手托果盘,一手拿物,双腿自然伸曲。飞天两两相向飞行,四周鲜花供养,颇具凌空飞动之感。此组飞天脸部丰圆、身材健壮,是巴中石窟早期飞天的代表。


我们没有梯子上去,所以拍不清楚,来个网络上的图片。


1号龛位于北龛石窟西侧,初唐,窟内造像为药师、观音、地藏三尊像。2号龛位于北龛石窟西侧,初唐,主佛身着通肩袈裟,袈裟贴腿,呈同心椭圆形,袈装下摆呈尖角状。左、右两侧菩萨绾高发髻,戴三珠冠、臂钏、手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