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环线111:达州真佛山庙群(下)

标签:
天子殿无顶墓塔戏楼玉皇殿洞天福地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参观好了真佛山德化寺的正殿,顺阶而下,准备从后看到头。潮湿的空气,满眼的绿色,安静的环境,很是宜人。


戏楼两侧的廊窗,都是精美的木雕。檐下的画像大约也是清代的。


前殿的主殿是玉皇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采用硬山顶穿斗梁架结构。屋顶为悬山顶,檐柱柱础采用覆盆莲花造型,梁柱斗拱粗壮且带有明显侧角升起特征。

该殿始建于清代,1938年曾因火灾损毁并修复。门窗装饰有直棂窗和浮雕花鸟图案,


鼓乐楼两边的建筑,应该都是僧人门的居所。

走道边还有不少历代僧人的石灵塔,上面长满了绿色苔藓。

鼓乐楼背面,就靠着灵塔。

天子殿背面。硬山顶穿斗式梁架结构,属清代官式建筑风格。作为真佛山庙群核心建筑之一,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因火灾损毁后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补修,1938年再次经历火灾并修复。


走道边还有不少历代僧人的石灵塔,上面长满了绿色苔藓。

鼓乐楼背面,就靠着灵塔。

天子殿背面。硬山顶穿斗式梁架结构,属清代官式建筑风格。作为真佛山庙群核心建筑之一,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因火灾损毁后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补修,1938年再次经历火灾并修复。

多幅的浮雕壁画,有《水漫金山》、《文林坐舟》、《沙桥饯别》、《大舜耕田》、《二度梅开》、《太白醉酒》、《唐僧取经》、《苏武牧羊》等戏剧故事。
门楼中央有金色大字“天子殿”,门楣上方有瓷嵌“洞天福地”大字。还有八仙过海、双龙戏珠等浮雕。佚名题真佛山德化寺天子殿大门联:忠孝由来即真佛;乾坤不老此灵山。


天子殿前场地,新建的如同坛城。一圈都是彩色浮雕,这面仔细一看是二十四孝图。

再细看,还是二十四孝图,


大门一侧的大“福”字,用以信众来遮眼摸福,这在成都周边的寺庙比较常见。

天子殿前场地,新建的如同坛城。一圈都是彩色浮雕,这面仔细一看是二十四孝图。

再细看,还是二十四孝图,

虽然中殿殿门上横书“洞天福地”,殿里实际却是阴曹地府。殿内有大小神像300余尊,包括地藏王、阎罗王、东皇大地、南皇大帝和十八组地狱塑像。
主神位上方悬“不怒而威”,两旁还有牛头马面。

天子殿内的石柱。

再往前,就是前殿,内含戏台、玉皇殿、药王殿等。

一进院中就看到清代道光年间建的戏楼,采用开放式格局,三面敞开,戏楼顶部正中是一个藻井,起到聚拢声音的作用。戏台内悬匾:和声鸣盛。

天子殿内的石柱。

再往前,就是前殿,内含戏台、玉皇殿、药王殿等。

一进院中就看到清代道光年间建的戏楼,采用开放式格局,三面敞开,戏楼顶部正中是一个藻井,起到聚拢声音的作用。戏台内悬匾:和声鸣盛。

戏楼两侧的廊窗,都是精美的木雕。檐下的画像大约也是清代的。

戏台前装饰板雕刻有七组戏剧人物图像,雕工精巧,人物花草栩栩如生。

前殿的主殿是玉皇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采用硬山顶穿斗梁架结构。屋顶为悬山顶,檐柱柱础采用覆盆莲花造型,梁柱斗拱粗壮且带有明显侧角升起特征。

该殿始建于清代,1938年曾因火灾损毁并修复。门窗装饰有直棂窗和浮雕花鸟图案,

殿前的虎头牛腿,里面的木雕人物栩栩如生。
后一篇:川北环线112:达川石桥镇列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