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环线110:达州真佛山庙群(上)

标签:
人中孝一佛忠孝还山德化寺福善乡绥定知府孙益廷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达州真佛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佛教、儒教、道教于一体的“三教圣地”。位于福善乡清河村境内,距达州市区29千米,我们直接开车从后山绕到庙里,距离远不止,在细雨中来到这里。
相传如来佛祖下凡投胎化为孝子,取名蒋德化,自幼以孝善为本,曾五次割股疗亲和救治当地百姓,后落发为僧,在此自立佛堂,修建庙宇,取名“德化寺”,从此扬名千里,香火日益鼎盛。真佛山庙群修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

真佛山庙群是以木、石为主的建筑结构,由西至东,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是:山门、戏楼、天王殿、天子殿、德化寺、大雄宝殿,成梯形布列至山顶,连同附属建筑,均为四合院布局。我们从山腰插过来,先进的是德化寺正殿。门柱上有石刻对联“孝善重算天上国,佛光照出古来春”。

真佛山庙群是以木、石为主的建筑结构,由西至东,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是:山门、戏楼、天王殿、天子殿、德化寺、大雄宝殿,成梯形布列至山顶,连同附属建筑,均为四合院布局。我们从山腰插过来,先进的是德化寺正殿。门柱上有石刻对联“孝善重算天上国,佛光照出古来春”。
大门左右均为鼓乐楼、八字门局部点缀圆雕构件,如门簪上的瑞兽(狮、麒麟),双目嵌琉璃。

正殿大门的泥塑,中间是“俨然天竺”。“三教宗师”主题,“八仙过海”相随。还有宗教叙事:如“佛祖修行”“老子出关”“孔子讲学”等圣迹故事,人物神态慈悲或肃穆,辅以云纹、山石背景。加上民俗演绎:融入“苏武牧羊”“大舜耕田”等忠孝题材,以及川剧戏曲场景(如生旦净丑角色),反映民间信仰与艺术交融。

鼓乐楼,高约20米,四层,层层各具特色。1933年制作的直径1.43米的大鼓,1827年铸的口径1.47米的大铁钟,都置于鼓乐楼。

大门后的木构建筑。

接着是小天井。正面是泥塑砖雕细作的三面砖楼。

底层拱形门,内台阶进大殿。

三面形砖楼上嵌有“德化寺”竖匾,“真佛山”“小山大和尚”横匾。周边都是儒道释三教人像。


正殿大门的泥塑,中间是“俨然天竺”。“三教宗师”主题,“八仙过海”相随。还有宗教叙事:如“佛祖修行”“老子出关”“孔子讲学”等圣迹故事,人物神态慈悲或肃穆,辅以云纹、山石背景。加上民俗演绎:融入“苏武牧羊”“大舜耕田”等忠孝题材,以及川剧戏曲场景(如生旦净丑角色),反映民间信仰与艺术交融。

鼓乐楼,高约20米,四层,层层各具特色。1933年制作的直径1.43米的大鼓,1827年铸的口径1.47米的大铁钟,都置于鼓乐楼。

大门后的木构建筑。

接着是小天井。正面是泥塑砖雕细作的三面砖楼。

底层拱形门,内台阶进大殿。

三面形砖楼上嵌有“德化寺”竖匾,“真佛山”“小山大和尚”横匾。周边都是儒道释三教人像。

楼前对联:么以孝成于释门中别开一家,人皆性善愿名山外各有千燠。不知道有没读错。
台阶上来的小殿叫关帝阁,供文(文昌)武(关帝)二神像。

红白脸的文武二神,并排而坐。上悬“孝佛普度”

边上各有四个护法。




搭着架子,有碍观瞻。

两边拱门上,各有一个戏剧故事浮雕,做工不甚精美。


红白脸的文武二神,并排而坐。上悬“孝佛普度”

边上各有四个护法。


再往上走,右侧有一口石刻古井,称之为“神水井”。上面的殿堂是四合院形的,中央有四方形天井,我们来的时候,殿内正在修护,搭架占满了院落。


搭着架子,有碍观瞻。

两边拱门上,各有一个戏剧故事浮雕,做工不甚精美。

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为观殿和观音殿,观殿主供如来佛,并有宝塔两座,塔高30米,周长13.7米,共18层,塔身三分之一于殿内,三分之二伸出殿盖,造型别致。
漏窗的透孔,四周斜框都有图画。

鲤鱼跳龙门。
寺原名“德化寺”,到了道光六年(1825年),绥定知府孙益廷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带夫人来德化寺上香,如愿怀孕得子,由是大兴土木,并亲书“真佛山”。
前一篇:川北环线109:渠县汉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