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环线92:南充白塔公园·张澜纪念馆

标签:
白塔晨钟无量宝塔宝寿寺三圣宫同结善缘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离开仪陇,再次南下到130公里以外的南充,先参观白塔公园。公园位于南充市高坪区,是一座与市中心隔江相望、一桥相连的城市综合公园。“鸡声未报钟先到,催动江城万户烟。”这一句诗描写的就是嘉陵江边、南充古八景之一的“白塔晨钟”。



从塔前的石刻《白塔维修碑记》能知晓白塔的历史与价值。白塔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年),距今已逾千年,白塔始名建隆万寿之塔,因为塔身白色,俗称白塔,白塔之名便一直沿用至今。白塔为楼阁式四方形砖塔,下为低矮的石砌台基,塔身共有13级,每级为四柱三间。白塔第一层四面都设有券拱门,供人攀登出入,如今为了保护白塔,已经加铁栏上锁。

白塔第一层四面都设有券拱门,供人攀登出入,如今为了保护白塔,已经加铁栏上锁。在明代末期曾加宽过基座,

古时,高十三级的白塔,每级塔檐四角挂有铜铃,风吹铜铃鸣,塔高传声远。据《新修南充县志》载,风铃声相传甚远,与附近白塔寺钟声呼应。


古时,高十三级的白塔,每级塔檐四角挂有铜铃,风吹铜铃鸣,塔高传声远。据《新修南充县志》载,风铃声相传甚远,与附近白塔寺钟声呼应。

无量宝塔是四川保留唐塔遗风的宋塔之一,始名建隆万寿之塔。塔顶为青砖封砌,顶上仅存用金属铸成的仰莲刹座,塔刹已毁。塔基由条石砌成,塔身青砖垒成,塔顶生铁铸成,塔身为楼阁式斗拱建筑。

塔前的无量宝塔国保碑。

白塔边的亭子,乘凉好去处。

更多的当地人在树荫下打牌,四川风情。

南充白塔边上的寺庙是宝寿寺,与白塔公园相连,属于南充鹤鸣山旅游景区的核心景点。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约960年),原为道教东岳庙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为佛教寺庙,现为川东北重要佛教活动场所。



塔前的无量宝塔国保碑。

白塔边的亭子,乘凉好去处。

更多的当地人在树荫下打牌,四川风情。

南充白塔边上的寺庙是宝寿寺,与白塔公园相连,属于南充鹤鸣山旅游景区的核心景点。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约960年),原为道教东岳庙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为佛教寺庙,现为川东北重要佛教活动场所。

现存钟亭、山门及三重大殿,寺内存有清铸二吨铜钟、宋代白塔和300年树龄黄桷树等历史遗存。

2001年恢复宗教活动后,宝寿寺通过信众捐资逐步修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因为看过去基本是新建的,我也就观光一下。


到南充,不得不提到张澜,这位杰出的中国民主主义者、教育家和革命家,于
1872年4月2日出生在四川南充(现西充县莲池乡),并在 1955年2月9日离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

张澜纪念馆坐落于顺庆区建华职中校内,该馆以张澜先生的旧居为基础,向世人展现了他生前的生活场景。建华职中的前身是私立建华中学,这所学校由张澜先生于1939年亲手创办并担任校长。


张澜纪念馆坐落于顺庆区建华职中校内,该馆以张澜先生的旧居为基础,向世人展现了他生前的生活场景。建华职中的前身是私立建华中学,这所学校由张澜先生于1939年亲手创办并担任校长。

旧居为清光绪年代木结构建筑,四合院形制,由前殿,后殿,左右厢房、天井等建筑组成,1924年至1949年间张澜与妻子刘慧征居住,历时33年。该处为其自建房屋,因屋前竹林自号“南溪先生”。

旧居的厅堂

展柜里有张澜学生赠送的狼皮褥。


旧居的厅堂

展柜里有张澜学生赠送的狼皮褥。

张澜的父母均为四川南充地区的普通农民,其父 张文倬
考中秀才后在家乡设私塾教书,母亲 王太夫人
勤劳持家,共同抚养子女。 张澜四兄弟中三人考中秀才,民间有"农家五父子,一门四秀才"的美誉。
前一篇:川北环线91:仪陇丁氏庄园
后一篇:川北环线93:武胜宝缄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