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环线31:剑阁老县城·觉菀寺

标签:
明代壁画普安镇文峰塔武连镇杂谈 |
分类: 云贵川藏 |
剑阁老县城普安镇自南北朝初年至公元2003年间历为郡、府、州、县驻地。下寺镇因为高铁、高速从这里经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条件。2003年9月县治完成搬迁工作。
剑阁古城垣,始建于刘宋时期,唐代已具规模,明朝时曾三次拓修和整修。古城垣外为条石砌成,中夯土层,内为青砖镶砌,城势雄伟。现仅存南门、小南部左右两侧城墙不到五百米。剑门古城垣城门上均建有箭楼。始建于明代,后经多次维修。

老城的中心,摊点很多,市民购物方便。


老城的中心,摊点很多,市民购物方便。

文峰塔,又称剑州白塔,位于普安镇东鹤鸣山顶,乾隆35年(1770年)开工修建,历时八年,于乾隆42年(1777年)竣工。历来古塔多为七级、九级、十一级、十三级等,唯有文峰塔为八角六级密檐式砖古塔,与常例迥然不同。2008年,文峰塔在“5.12”特大地震中毁损,2010年经灾后重建修复。


县治虽然搬迁了20年,但普安镇的人口还是剑阁第一位,说明这里还是人丁兴旺。
离开老县城,来到剑阁县武连镇的觉苑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初名为弘济寺。宋元丰年间,寺庙被赐名为觉苑寺。元末时期,部分殿宇遭受破坏。明朝天顺初年,僧人净智及其徒弟道芳重建了殿宇,并重塑了佛像,寺庙更名为普济寺。清朝康熙初年,经过维修后,寺庙恢复了觉苑寺的名称。颜真卿于唐代大历七年(772年)所书“逍遥楼”石碑,原藏于藏经阁中。
觉苑寺呈四合院布局,现存建筑依次为藏经楼、大雄宝殿、观音殿及配房和东、西厢房,占地近五千平米。

它集佛教、建筑、壁画、彩塑、木雕及石刻艺术为一体,是一座研究中国古代多种建筑风格的殿堂,给中国川北地区留下了古建筑珍贵的蓝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觉苑寺大雄宝殿现存的雕塑,从殿内正面供奉的"三宝如来"到左右侍立的阿难、迦叶彩塑;




两根金柱上的蟠龙及龙背上的善财、龙女。


它集佛教、建筑、壁画、彩塑、木雕及石刻艺术为一体,是一座研究中国古代多种建筑风格的殿堂,给中国川北地区留下了古建筑珍贵的蓝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觉苑寺大雄宝殿现存的雕塑,从殿内正面供奉的"三宝如来"到左右侍立的阿难、迦叶彩塑;




两根金柱上的蟠龙及龙背上的善财、龙女。

大佛前的石雕香炉。

前一篇:川北环线30:剑阁鹤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