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环线20:宁强青木川(五)

标签:
瞿家祠堂庭训遗嘱细语茶楼回龙阁笔架山杂谈 |
分类: 陕甘宁疆 |
继续在瞿氏大院中参观。从院右一个通道的侧门出去,向后走几十步,高坎上便是瞿家祠堂。

拾阶而上,小院左右墙头各立石碑两座,右为“庭训遗嘱”。

左为“瞿氏祠记”,背面为捐修者姓名及事由。


祠堂房屋为“凹”字倒背形,院口朝台阶。祠堂正房两边有一对楹联“看枝叶之各分足食足衣,莫咋先人旧德;绍箕裘于勿替惟忠惟孝,乃是后起贤孙。”

穿堂上的木雕:左宜右有,形容徳才兼备,处事皆宜。

大院的小门,构思精巧、木雕砖雕石雕齐全。

院内,还放着哪里淘来的石雕柱础。

出大院大门,往东一条斜路就看到一个戏台。戏台主体为木质瓦屋,台基高约1米左右;有前、后台之分。

戏台前梁上的精美木雕。正中的不知道是不是“郭子仪拜寿”。


后壁上的砖雕梅花图

浮雕立柱“白鹭荷花”

浮雕立柱“孔雀牡丹”

边上的瞿家水磨房,是农耕文化的遗存和见证。

曲径通幽,竹林深处有人家。

水塘边的水榭“细语茶楼”,应该是农家乐的一部分。

清闲时光,泡个茶,聊闲篇,很巴适。

还有一座古式榨油坊。

再次回到古镇里,来到青木川河边,与其他地方河床的黄泥、沙砾、鹅卵石截然不同,青木川河床展现的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只是我们来的时候,这里的水位很低,没有体现它的美。

过溪,沿着登山栈道,我们上山。

回龙阁,是我们来这里的目标。这里曾是明朝时期回龙寺的旧址。由于寺庙年久失修逐渐毁坏,于是建造了回龙阁。




曲径通幽,竹林深处有人家。

水塘边的水榭“细语茶楼”,应该是农家乐的一部分。

清闲时光,泡个茶,聊闲篇,很巴适。

还有一座古式榨油坊。

再次回到古镇里,来到青木川河边,与其他地方河床的黄泥、沙砾、鹅卵石截然不同,青木川河床展现的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只是我们来的时候,这里的水位很低,没有体现它的美。

过溪,沿着登山栈道,我们上山。

回龙阁,是我们来这里的目标。这里曾是明朝时期回龙寺的旧址。由于寺庙年久失修逐渐毁坏,于是建造了回龙阁。

位于笔架山山顶的回龙阁,是观赏青木川全景的绝佳位置,堪称青木川至高点地标。

站在回龙阁外的观景台上,古镇全貌尽收眼底。无论是熙攘街道,还是穿镇而过的金溪河,还是环绕古镇的群山,全都一览无余。

金溪河,源自马家山,蜿蜒穿过小镇,滋养了这片土地,最终汇入白龙湖。它虽短,却承载着青木川的辉煌岁月。
前一篇:川北环线19:宁强青木川(四)
后一篇:川北环线21:广元明月峡古栈道